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9日 04:39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何上好新课程_中学思想政治

发布时间:2019-04-20 06:25:13 浏览数:

  【摘要】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挑战。本文从教师观念及素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方面探讨农村中学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 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面对新课程,农村中学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畏难情绪,担心自己难以胜任。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生源质量不高、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无关系。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交流切磋。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促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现实生活中置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于不顾,沉迷于传统教法,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低,知识面不宽,信息量不足的教师可以说并不鲜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1.1 教师要充分、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解新理念。然后针对性地分析自己的不足是什么,如何改进、提高。只有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谋求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提高。
  1.2 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课间十分钟、课间操、活动时间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和同事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中的经验。此外每年继续教育培训传递的新知识、新信息也很多,教师应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研读,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日积月累,必然对自己素质的提高不无裨益。
  1.3 教师要敢于“走出去”。这里所说的“走出去”,一指不要有自卑心理,多到兄弟学校听课,和生源质量相差无几的同行交流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实施新课程教学;二指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丰富的信息资源,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不懈追求,终会有所收获。
  2.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可见,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是新《意见》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客观需求,也是当前解决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又不拘囿于课堂;立足于教材又不拘囿于教材,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点,有效促进学生的分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1 立足“小课堂”,放眼“大社会”,用“大社会”的知识丰富“小课堂”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思想政治教材的相关知识内容,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重大热点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把重点、难点、热点教学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在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可让学生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身边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党中央有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畅谈,将乡土性的材料吸纳进课堂教学,当作活教材,使知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使枯燥的知识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变得鲜活生动、可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也有助于激发其爱家乡爱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2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小课堂”向“大社会”拓展延伸,扩大“小课堂”知识的展示舞台。《意见》倡导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针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扩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弱项。新课程给了学生一个开展各种活动的平台。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拓宽知识面;组织各种比赛,挖掘学生的各种特长;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懂得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增长各种才干,培养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3 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探究式学习是从具体的事实出发,去认识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一种归纳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触角深入知识的深层去探究其联系与区别,并在近乎独立的状况下就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可以这样操作:一是提出问题,学生课前自学式探究。即教师课前提出引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自学教材,了解基本知识点并明确重难点;二是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形成认识。即学生围绕这些重难点采用多种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三是课堂上的自主性探究,得出结论。即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然后经教师的点拨,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或结论;四是课后创造性探究。即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和小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去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自己去尝试解决。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主地进行,教师仅仅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思路,仅在学生思维或操作方式障碍的时候做适当点拨。实践证明这样做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效果,还可以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写一篇,并要求论文要符合“新”、“广”、“深”、“实”这四个特点,对此进行考核并组织交流。所谓“新”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分析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撰写出具有新意的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所谓“广”是指在指导过程中,发动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面要广;所谓“深”是指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论述问题的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所谓“实”是指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撰写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选择一些现实性强的题材。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专题研究和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发挥我们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只要我们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克服条件简陋带来的困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旭升.政治课教学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探索[J].政治课教学.2003,(3).
  [2]丁树才.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思考[J]. 政治课教学.2004,(3).
  [3]张弓弼.提高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探索[J]. 政治课教学.2003,(1).
  [4]张裕良.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吸纳乡土性材料[J].教学月刊.2005,(3)(下).
  [5]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
  [6]陈旭远.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 上好 新课程 农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