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4日 05:31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音乐课堂499微信【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态”的旋律】

发布时间:2019-05-16 06:27:50 浏览数:

  顾名思义,“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 “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生态课堂”她是强调在自然环境下,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体现关注学生主体,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特点,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的,学生的个性能够张扬,对学习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维上也能得到培养,课堂能成为大家学习交流平台,是大家出错和收获的“作坊”,学生是“作坊”的主人。如何构建这样的“生态课堂”呢?在这里,我谈几点收获:
  一、生态课堂应立足于“生本”
  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作为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课堂是大家生活的场所,这时在课堂上得到的体验已经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大家的一段十分重要的生命之历程。大家不但要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着想、打基础,更应当体验自身的生命价值,到学校学习不只是为了以后的升学和将来的生存,完整人格、建立个人的终身学习才是更加重要的目标,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构建生态课堂,必须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例如,在一次听课时,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老师对学生出示了三条这样信息:第一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第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的5%和第三我国每年约有0.02%的土地被沙漠化,请大家交流交流读完这些信息的感受。紧跟着老师又介绍出示五一农场在沙漠进行种树实验,情况如下:胡杨,种40棵,成活36棵;白杨,种100棵,成活44棵;长穗柳,种200棵,成活92棵……学习和探究“百分数意义”的过程,就活生生地植根于哪种树最适合在沙漠生长这一科学的生态问题情境之中,解决了“百分数”意义的问题,学生也“创造”出来了。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经历的探究“百分数”解决了如此的“生态难题”的过程,就更能显示出其价值所在。大家收获的不仅是百分数的意义,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的能力得以发展,张扬了学生各自的个性,更是一种生态的理性精神的汲取。
  二、生态课堂应追求于“愉悦”
  在课堂上,教学气氛最能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和谐,而这直接影响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的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知识常常需要借助情感这个媒介,所以,课堂要尽量满足学生“好奇”、“好学”、“好胜”、“成功”的心理需求。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信心,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这时,老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作为老师,亲切的眼神、热情的态度对学生很重要。要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主次有别和层次分明,更要把握好教学节奏的快慢。要把课堂里的“害怕”彻底消除,因为课堂本身就是学生的,也是学生犯错的场所,要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犯错是学生的权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从学童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果经常获得成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增强,反之,如果常常失败的话,那么学习就没有了兴趣,情绪也就消沉,做事难免缺乏热情。因此,保护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常常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课堂板演时要照顾学生的能力,在提问时要考虑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让学生体面又自豪地解答出来,在课堂作业中,要提倡分层次作业,既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有获取成功的机会,也要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三、生态课堂应适度介入“载体”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进入教室,上课时,教师教学常常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播放课件可以直观的反映数学的教学内容,最大的优点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迅速的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课堂练习的容量明显增加。但是,不是所有的数学课一定都要用课件,如果多媒体不当使用,就喧宾夺主,课件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这样,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数学课堂也强调低碳性,更要讲究载体介入的适度性。
  有位教师在上《认识三角形》一课时,当判断三条线段任意的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时,老师出示了课件:下面每组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四组依次是6厘米、7厘米、10厘米;6厘米、3厘米、10厘米;3厘米、7厘米、10厘米;14厘米、8厘米、3厘米。学生初次判断后,对于第三组有了争执,有的认为可以,有的认为不可以。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小棒操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的意见还是不太一致,接着,教师用课件演示了3厘米、7厘米、10厘米一组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学生终于信服了。而最后一组,学生一下子判断出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么,“如果最长的一条边可以变化,怎样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呢?”教师不断追问着。说着,教师出示了三根小棒的实物,拿起了剪刀,开始剪,学生睁大了眼睛。教师趁机指名一生上台来操作,当14厘米依次减少到13厘米、12厘米、11厘米、10厘米、9厘米、8厘米……其余学生似乎有了新的发现,他们的发现不是可以围成三角形,还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他们在思考,此题中,当两条边8厘米、3厘米固定后,还有一条边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从这里可以看出,媒体的载入只有在适度的情况下,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总之,生态课堂就像是形成链,一个个环做成的链,环环相扣,生命不止的循环是她的特征。其中,师生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让学生在关爱、信心、机会、帮助、知识、方法等等有收获,老师得到的是成就、提升、享受、回应……师生共同获得的是欢乐、收获、信心,是生命的自由成长。
  让我们一起营造生态的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生活的幸福的精神之旅。

推荐访问:课堂 旋律 充满 生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