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5:33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2019-06-03 06:50:40 浏览数:

  【摘要】近年来,古老的戏曲艺术受到来自快捷方便的电子信息的强烈冲击,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一个全国性难题。戏曲走向旅游市场,重新探索市场,争取新的观众,不失为一个传统戏曲保护与传承的好办法。
  【关键词】文化旅游 桂剧 开发利用
  近几年,全国各地有多家戏曲团体进行旅游演艺市场探索。从2010年《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参评的173个项目可以发现,涉及戏曲类的旅游演出有18个,其中一半为单纯的戏曲演出,另一半为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旅游演出。尽管份额不大,但戏曲在旅游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地域文化的发掘成为世界旅游热点的趋势,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魅力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挖掘传统戏曲的文化内涵,展示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戏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旅游项目,充实旅游内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汇了广西特有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逐步形成了细腻含蓄、形象灵秀、刚柔相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淳朴简约之美。目前,桂剧已陷入频临绝唱的境地,桂剧原有的艺术特色在日渐淡化,需要及时保护和抢救,才能使这一濒临消亡的剧种重新焕发生命力。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桂剧的历史沿革。桂剧旧时称“桂林戏”、“桂班戏”,是广西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桂剧流行于我国广西、湖南等地,以桂林和柳州一带西南官话地区为中心。明末清初时,桂林地区的昆山腔、弋阳腔、乱弹、徽班戏互相融合吸收,逐渐形成了桂剧。清道光年间,桂林的“三合班”和“三庆班”成为桂剧最早的职业班社。至光绪年间的“缨络小社”、“福华群英”成为桂剧史上最早的科班,开创了专业的桂剧艺人培训机构,1912年始出现女子科班。后来,桂剧又从京剧中吸收了养分,丰富了自身。抗战时期,在桂剧大师欧阳予倩等人的带领下,桂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提高并成立了“桂剧实验剧团”,1944年西南剧展展演后桂剧成为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桂剧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代。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桂剧面临市场萧条的局面。另外,尹羲、刘万春等一些有造诣的桂剧表演艺术家相继谢世,桂剧传承面临困境。2006年5月20日,为保护国家传统戏剧,经国务院批准,广西桂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剧的艺术特色。一是桂剧的唱腔特色。桂剧融合了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并重,尤以唱工精细、做工逼真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基本上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素以弹腔为主体,并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分南路和北路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劲,南路委婉深沉;阴皮略带凄怆悱恻,背弓则见长于表现悲壮凄凉的情绪;高腔,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昂、悲凉,其演唱特点是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昆腔,即昆曲,曲调婉转低回,格律比较严谨;吹腔,即安春调或安庆调,男女不同腔,男腔稳健、潇洒,女腔利索、活泼。
  二是桂剧的表演特色。桂剧的表演特色是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表演时侧重做工,讲究文戏武做,还有许多的绝技。其表演非常讲究武打工架,要求动作健美、优雅。程式动作要求严谨、准确、优美、细腻、逼真,形体眼神讲究“手脚柔软、眼睛传神、步伐轻”,表演讲究“一念二唱三哭四笑五愤恨”。
  三是桂剧的脸谱特色。桂剧的脸谱化妆以红、黑、白三色为主,只有旦、净、丑中的个别人物用脸谱,生旦净丑仅用一般的化妆。其中,净角的脸谱种类较多,包括:“整脸”、“巴巴脸”、“歪脸”、“四块玉脸”、“烂脸”、“神佛妖脸”等;丑角的脸谱称为“白鼻子”,白色鼻子大时如豆腐块、小时仅如桃叶;旦角仅有钟无艳、孙二娘和陶三春三个人物用脸谱,一般为左金钱右桃花,或左金钱右梅花。
  桂剧的社会功能。一是教育功能。桂剧演出形式活泼生动,对中低层的民众,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桂剧活动诠释的这些故事,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的思想,都是维系民众伦理道德,加强民众纲常意识的重要力量。另外桂剧还能增加当地民众的文化知识及历史知识。
  二是娱乐功能。起初桂剧是为了娱神,后来渐渐才衍生具有了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功能。桂剧从形成之初便成为广西官话地区最普遍、最时尚且为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一年的忙碌和辛苦中桂剧的演出极大地丰富和娱乐了当地的民众。
  三是联谊功能。在乡间桂剧演出的时候,往往会招来邻近各村的村民前来看戏,不同村落姓氏的人一起看戏,容易加强民众的地缘联系。例如20世纪50年代广西平乐县有两个村闹矛盾,这两个村的桂剧艺人就免费为这两村的村民合演了一场桂剧,看完桂剧之后,两村的矛盾也化解了。
  四是祭祀功能。祭祀功能为桂剧活动的一大功能。宗族每年在固定时日去宗祠祭祀祖先,在祭祀祖先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演戏即祭祀演戏,而在祠堂里演戏则往往带有浓厚的娱祖祭祀性质。广西平乐县凡商所会馆祭拜妈祖,都会邀请桂剧戏班前往表演。
  五是宣传功能。地方政府、宗族、村社、会社等为了更好地宣传国家政策、乡规民约等,邀请桂剧团下乡演出。政策编排在桂剧剧目中或是穿插在节目间隙,使村民能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政策和乡规民约,另外也达到了广而告之的效果。
  开发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强化桂剧文化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以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例,目前桂林就是凭借着独特的山水景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几乎很少人会意识到桂林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①。桂林城内很多文化遗迹被桂林山水所掩盖,游客无法感知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桂剧是桂林的特色地方戏,是桂林的文化历史的动态艺术表演形式,生动而易于接受。桂剧文化旅游的开发,对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塑造有极大贡献。
  优化桂剧文化旅游地旅游产品结构。桂林的旅游资源集中于观光型旅游资源,山水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面对旅游产品多样化、文化性的发展趋势,桂林旅游业发展势必发掘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实现桂林旅游由单纯观光型向富集文化内涵的休闲度假型旅游的成功转变。桂剧文化是桂林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业为桂林旅游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是优化桂林旅游产品结构的契机。   扩大桂剧文化的影响力。桂剧目前就桂林仅剩桂林、平乐、荔浦、全州四个专业桂剧团,除桂林桂剧团发展较好外,其余三个县级桂剧团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资金缺乏,设备陈旧,人才不接。桂林桂剧团努力排演的新剧:《何香凝》、《灵渠长歌》、《欧阳予倩》、《瑶妃传奇》等在戏曲奖项中也获得多项殊荣。但桂剧在民间的群众市场已经逐渐没落,鲜为人知。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可以扩大桂剧的影响力,使桂剧重获生机。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改革桂剧表演形式。桂剧可通过改革表演形式,向创新和综合化方面发展,增加其观赏性及参与性。纯粹的桂剧表演也许并不能完全吸引现在的人民大众,桂剧表演可以将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艺术形式用于桂剧的表演中。另外,桂剧也可以开发旅游演艺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提高效益。
  桂剧文化与媒体结合。旅游文化具有抽象性,需要载体来呈现,旅游文化具有静态性、无形性,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来感知和渲染②。旅游与媒体的结合,可以扩大桂剧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桂剧文化的认知度,扩大其知名度。通过媒体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此来推动桂林文化旅游的发展。
  建设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融合广西地方剧种建立广西戏曲文化主题公园,分设园区,建设不同的戏剧主题。充分体现桂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元素,增加娱乐性和趣味性设施及活动。结合现代科技建设4D戏剧剧院,定时定点地进行戏曲演出和歌舞表演。周期性地更新主题公园内容,不断吸引游客,让游客感受到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它的丰富多彩。
  传承桂剧的各个责任群体切实发挥作用。在桂剧的传承与旅游开发中,在政府部门和专业剧团应负起主要责任。首先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对策,做出统筹规划,制定出具体方案和措施。为新形势下的桂剧和剧团的保护、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要提高专业桂剧从业人员的财资拨款,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保住剧团;另外还应该培养一些优秀的专业演员和编剧,进一步抢救桂剧。
  (作者分别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唐晓云:“桂林地方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3~117页。
  ②雷丽丽:“网络传媒语境下的桂剧传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68~71页。

推荐访问:桂剧 旅游资源 利用 开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