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5:2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19 06:15:29 浏览数: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地区,具有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把本土民族音乐融入校园音乐课程中,是当前大多数音乐教育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启动与全面实施,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音乐教育都开展了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与实践研究,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一步的论述民族特色化教学在音乐课程教育中的体现。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让民族特色化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具体实施,从而实现地区性、区域性的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关键词: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区域性
  注:本文为校级课题(2009LJGl3)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蕴含着深深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每一片中国的土地上都具有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每一个自治区都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民风,如何做好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将各个民族特有的音乐舞蹈素材融入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寻求一种新型的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探究民族特色化教学在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体现以及可行性。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区域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地方性民族特色的地方,大量壮族人民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八桂大地,其中亦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据了解广西全区聚居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分布在广西的各个县、市中,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例如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不仅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壮族舞蹈同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精神需要发扬。
  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音乐教育者普遍运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教育,然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直是音乐教育中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理解、音乐认知以及音乐审美等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专业化教育,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把音乐知识的内容传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重视思想性、艺术性,更多的把音乐知识按部就班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从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识,对音乐的分析,对音乐的理解。
  笔者对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走访,以及自己毕业班学生的音乐教育实习情况中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遵循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节音乐课基本以教材的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为欣赏课居多,老师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老师教旋律,学生跟着唱,一遍一遍重复演唱,直到下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音乐课怎么丰富课堂,让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音乐,了解中国的音乐,了解世界的音乐,如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为音乐教育事业寻求一种较为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音乐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才能把民族化的音乐进一步的实现传承。
  三、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当前音乐教育中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新的教学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与民间音乐素材,合理地把各个区域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能够积极响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髓的国家政策中。因此,将少数民族特有的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每个音乐教育者的课堂实践中,探索出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教学模式理念,是值得研究的。
  1.发掘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发掘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首当其冲先挖掘的素材应该是民歌。民歌是植根于各个民族最原始的音乐素材,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映当地人们独特民俗音乐文化的歌曲,是一种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原型,也是各个民族音乐最具特色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地区和区域,拥有相当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如广西三江的侗族大歌、广西壮族的嘹歌、广西汉族的彩调等等,以上几种都是具有不同音乐特点与创作风格的传统民歌音乐形式,其音乐集中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风土风俗风情,真真实实的记录了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俗生活的音乐文化。
  (1)广西侗族大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形式。侗族大歌是一种清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复调式合唱民歌,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鼓楼大歌等。笔者2009年曾到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领略了侗族大歌的风采。古老的侗寨承载着侗家人民的欢声笑语,侗族大歌也别有一番独特的区域性音乐色彩。每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都举行“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包括一系列当地侗族民歌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活动。其中有侗族大歌演唱、百家宴、侗族特色民族风情游行、芦笙舞等民俗民风活动。
  (2)广西壮族嘹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其中以平果县为主。壮族嘹歌也是典型的地域性民间音乐,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内容相对较为固定的歌谣集。壮族嘹歌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婚姻生活、壮族历史等内容,其反映了原生态少数民族民歌的语言特殊性、音乐区域性的独特魅力。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嘹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不同,形成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喝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壮族嘹歌除了音乐具有特性之外,在语言上也具有古壮语的独特性质。
  (3)广西汉族彩调。广西民歌之一,属于戏曲剧种,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北地区,主要流传于桂林城乡地区。桂林彩调是一种十分贴近桂林人生活的一个音乐形式,彩调剧一般以生活、爱情、家庭等内容为主,表演采用广西方言桂柳话,亦是具有广西独特民族特色区域性的音乐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广西并不缺乏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民歌种类,并且拥有十分可观的民族特色化音乐素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进行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   2.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实施
  (1)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走进课堂,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如何让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是众多音乐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是把少数民族本土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进行授教,还是通过教育者把音乐进行提炼加工再进行知识的传授。首先,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现在的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远远超越了民族音乐,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听流行音乐,听民族音乐相对较少,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再课堂上对自己家乡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是开展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前提;其次,编写本土民族音乐教材,加入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使教材规范化、系统化,把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音乐作为代表性作品进行调查研究,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准备丰富的音乐资料:第三,本土民族音乐多为地域性方言歌曲,在当地民歌的学唱上并不存在语言障碍,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音乐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了解自己民族音乐的前提下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对比研究,更加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
  (2)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爱民族,爱国家的思想,把民族音乐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让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而言,目前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要实现民族特色化教育,就必须让民族音乐真真正正的走进课堂。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把本土民族音乐通过积极创新的教育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音乐传播、文化传承与发展,其特点就是必须重视民族特色教育与民族区域性。音乐教育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民族特色为主才能使民族特色化教育真正的体现在音乐教育中,从而有利于中华悠久的民族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源
  [2]《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特质透视》载《学术论坛》2010/05.
  [3]《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化建设中的教学误区与应对》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4]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民族特色 教育课程 体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