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4日 02:55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乡土里的合作社:绿乡土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9-02-03 06:31:26 浏览数:

  农村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踏踏实实寻找机会的人   她不愿意拍照。   几经动员,她还是不愿意走到指定的位置,说这是作秀。   她话不多,说话的声音不大,在说到自己经历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总是带着笑,谦逊中有点羞涩。不过她不是没脾气。2004年修渠的时候,她让一个说风凉话的钉子户“滚出这个村子”。
  她是郑冰,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寨子村人。3月24日上午,她坐在村西头合作社的天台上,穿着一件黑色开领上衣,浅红色的围巾松软垂下,头发在后面打了个结。身后绿油油的小麦随风摇曳,成片的桃树、梨树、杏树正含苞待放。阳光洒在脸上,她一脸惬意。
  从1998年起,郑冰已在这个村里“折腾”了14年。如今,她是蒲(州)韩(阳)社区(农民协会)的理事长。这个协会下面有28个合作社,覆盖了蒲州和韩阳镇的43个自然村。
  争吵引发的事业
  如果不是跟人吵了一次架,郑冰可能至今还在附近的乡村小学教书。
  那是1998年的春天,正是给芦苇施肥的季节。前一年冬天,郑冰的爱人谢福政在离寨子村1000米左右的黄河滩上,办了一家“科技服务中心”,卖化肥农药。
  郑冰怎么看这个名字怎么都觉得不对劲。“你又没给大家提供科技服务,凭什么叫这个名字?”她跟爱人商量,要么把这个名字改了,要么除了卖肥料,还得把技术讲给老百姓。
  郑冰出生在一个家教甚严的家庭。父母给郑冰最多的一项教育,是做人一定要是非分明。她说,这十多年来她做的很多事,都与要掰扯清的是非有关。
  丈夫谢福政觉得她是多此一举。“卖肥料就卖肥料,还搞什么技术培训!”7年后,谢福政被选为小寨村主任,连任至今。他与郑冰之间的争吵,也延续至今。
  这一天,有一个叫苏长业的村民来买化肥。两亩半的芦苇,他要买800块钱的化肥。郑冰告诉他,这些地300块钱的化肥就够了,多了也是浪费。苏长业急了:你卖化肥的还嫌我买得多?他从兜里掏出800块钱,甩在那儿,说,我有现钱,不赊你的账!
  苏长业受不了郑冰的“教育”,大吵一架之后,气呼呼地走了。
  这种因无知而带来的执拗的浪费,让郑冰萌生一个念头:请一个专家来,给农民做一次技术培训。她让化肥厂牵线,请来了两位老师:一位是西北农业大学的,一位是运城农学院的。为了避免冷场的尴尬,她事先联系了村里的80多口人来听课。但农民的热情超出了预期。到培训开讲时,共来了400多人。
  培训的效果出奇地好。培训结束后,很多人建议多搞几次这样的活动,至少,春夏秋冬应该各有一次。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来想去,1999年元旦,郑冰辞掉了小学老师的工作。此时,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待了13年,转正在即。
  跳舞与村风
  在培训过程中,郑冰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家里是妇女过来听课,但她们回家不敢做主,男的怎么说就跟着怎么做,培训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郑冰意识到,这是观念的问题。但怎么改变呢?
  2001年,郑冰去了一趟武汉。她看到有人在街上跳舞,秩序良好,神采飞扬。她很羡慕,决定回去也组织村里人跳舞。
  寨子村村民牛淑琴说,郑冰对美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向往,时而会成为她做事的动力,也让她做的有些事,充满浪漫的色彩。有一年,丈夫谢福政送了她一个“爱你一万年”的小桃心,她说,“这几个字我不认识,你给我说一遍。”
  郑冰请市里的妇联帮忙,请来了一位幼儿园的舞蹈老师教大家跳舞。郑冰事先组织了24个人,分成4个小组,选出了6个带头人,李金绒和牛淑琴是其中的两个。但众目睽睽下,大家扭扭捏捏,跳不起来。人群里开始有人说风凉话,有人甚至称她们为“女流氓”。郑冰非常气愤,说我们扭个健身秧歌,怎么成流氓了!城里人跳舞就叫潇洒,村里就叫流氓。不行,我们非跳不可。
  牛淑琴说,在农村,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两类人手里:一类是强势者,另一类是造谣者。其他的人或碍于情面,或出于自保,很少有人挑战这一权威。所以,村里人往往是非不分。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和这些现象的互动和较劲中不断往前走。
  跳舞坚持了一个月,舆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之前说风凉话的人也加入进来。一位围观的外村人评价说:“这些女的没有白活。”
  跳舞还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缓和了家庭矛盾。一个过去经常挨骂的男人对郑冰说,现在回家,媳妇不骂他了。“女的难道天生就爱骂丈夫?她就是活得不痛快嘛!”
  慢慢地,有些老年妇女也加入进来,婆媳矛盾也缓和了很多。
  与城里人工作与生活能够区分不一样,农村的家庭生产与生活都在一起。一家人长期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彼此缺点容易发生碰撞,也就容易无事生非。李金绒说,以前,过几天就会有一家干仗。这些事情像瘟疫一样,容易在村里蔓延,给那些心有芥蒂的家庭埋下冲突的种子。
  这次“无心插柳”的收获,让郑冰以后在做事时,都会试着和村风联系起来。2009年5月,在北京富平学校的支持下,永济市小额贷款公司在小寨村落户。虽然合作方有放贷量的要求,郑冰还是坚持把村风纳入放贷的标准。比如,她不会贷给打麻将的人,也不会贷给家里收拾得不整齐的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看不见的诚信。“闲散时间你都不把家里收拾干净,怎么能证明你讲诚信!”
  对孝敬老人的鉴别则更为细致。比如,看你叫不叫老人爹娘;到冬天,看你盖的被子重,还是给公婆盖的被子重。“有的老人被子10多年都不换棉花,能说你孝顺吗!”还要看你给不给老人买新衣服,给不给老人做寿。“不给老人做寿,给孩子过生日就没道理。”
  “真正的认证是人心里的认证”
  对郑冰来说,这些既是人道,也是商道。
  红娘手工艺是协会成立较早的合作社,它的第一笔生意是生产200个包。大家做得很用心,觉得比样品做得还好。但郑冰在检查时,发现有28个包做得不是很到位,要求他们返工。工作人员很委屈,说我做这个活比做家里的活还用心,为什么还要吹毛求疵!这件事对郑冰触动很大,她为此专门开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用心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一个标准”。结论是:既要用心,又要有标准。
  在郑冰看来,看不见的标准更为重要。“比如菜有没有用药,客户可能看不见,我们的要求是,不管你看不看得见,我们都要做,做到良知上确实不用药。这个是看不见的信任。”
  郑冰的这个要求,在有机农业上体现得更具体。在她看来,有机农业不仅仅是不用农药化肥,还要先让土壤变得有机。有机农业联合社负责人李金绒曾在20里外的一个村庄里,看到过一块被破坏的土地。这块颜色暗红的土地,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有关。为此,郑冰要求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要把土地深翻。这样不仅让土地透气,也把土壤深处的害虫挖出来,在严寒的天气被冻死。
  在施肥和管理环节,农户之间会形成 一种相互监督。“农村是一个没有秘密的地方。谁上了农药化肥,马上就有人知道。”为了服务农户,以前位于黄河滩的农资店,已经发展成4家连锁店,都已经加入合作社,主要销售有机肥。在农机店的显要位置,挂着化肥农药如何危害人类和农作物的宣传画。
  销售环节,最难控制的是造假。寨子村一位村民说,以前的小商小贩,当着农户的面就往芦笋里掺泥加水,农户就觉得造假能多卖钱,想出的招五花八门:往棉花里加砖头、白面、石灰;桃树今天刚打完药,客商明天来了,马上就下桃装箱。
  郑冰对造假的态度是:发现一个,不管之前是否有合同,坚决不收。去年,合作社有800多户种了棉花,说好了要去收,有人就开始掺水。郑冰把这些棉花拿出来,跟其他的棉花―对比,真相马上大白。这样的事隋发生后,马上就会在社区公开,对其他的农户是个震慑。
  郑冰说,真正的生态产品不是一个商标。以前香港的合作伙伴问她要不要认证,她说不需要。“我觉得真正的认证是人心里的认证。”
  要钱还是赚钱
  为了把合作社“做实”,郑冰放弃了政府多次抛来的橄榄枝。
  郑冰出名后,永济市曾在寨子村开过现场会。市委书记和市长号召各部门给予支持。市长说,这个事,要落实在年终的政绩上;市委书记更直白,说挣个十万八万不嫌多,三万五万不嫌少。
  领导的这番表态,在合作社内部引起了波动。有人说,郑冰,你应该到外面要钱去。也有领导偷偷给她做工作,说要钱比赚钱决。但郑冰认为,在合作社还没有探索出一条自我生存的道路之前,跟政府要钱弊大于利,它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干预。由于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有些人离开了合作社。
  2009年,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份生效后,各地都出台了一些扶助措施。当时在村里做主任的丈夫带来了一个消息,一个村只要报5个合作社,就能给钱。此时,郑冰旗下已经有了28个合作社。
  像遇到任何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一样,郑冰召集大家讨论。她说,我们当初注册合作社的时候曾说过,用三年的时间,把合作社做好,不行再给两年。如果到时候能做好,再说,如果做不好,一分钱不要行不行?有6家合作社当场表示反对,说给钱就要。郑冰说,如果光知道要钱,就退出。这6家当场退出。
  郑冰说,她不是反对国家给政策,但她认为要钱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子。“注册一个合作社太容易了。五个身份证,再加不到100块钱,就行了。难的是找到一条发展的路子。这时候不能有依赖心理。”
  不要政府的扶持,她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没法坚持合作社的透明。“不管哪条线的钱,都可能有潜规则。本来5万块钱,到你那儿只有3万了。2万块没了,你怎么公开这事?只有做假账。而一旦没有了基本的坦诚,合作社就完蛋了。”
  地方政府还曾经动员她弄一个工厂。“你名声这么大,干吗不弄个工厂?!”郑冰不同意。2004年11月,村里曾经打算以入股的形式办了一个涂料厂,但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差距,最终没办成。2006年、2007年,郑冰办了7个工业方面的合作社,也大多失败了。她对此有一些反思,认为工业非农村的优势,也非自己所长,不如专注于有机农业。
  今年,社区的有机农业规模将达到3万亩,效益能有900万~1500万元。“你说办什么工厂能有这么大的利润!”
  “这是100年的事”
  但产业链的拉长已箭在弦上。去年,香港的合作客商迈思国际希望把籽棉变成皮棉,她就选了一家皮棉厂;对方又希望把皮棉变成纱,她就选了一家纱厂;对方希望扎花,她又找了一家扎花厂。
  现在,合作社生产的小麦,已经和运城的馍厂对接起来了。西安的一个养猪场,也过来要买麦麸。郑冰说,这些农产品上下游的产业链,是留给年轻人的机会。
  现在,合作社共有60多位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员工的子女,有的是离开后又回来的,也有几个是从运城农学院招来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排斥城市。
  1990年出生的梁晓莉,受不了城市里又小又贵的出租房。2010年,她从太原学院毕业后,留在当地一家超市上班。一间不到10平米的房子,租金要200多块,占了她收入的四分之一。她说,很想念闲置在家乡里的大房子。
  在寨子村采访时,记者发现,村民斥巨资盖起的房子大多空置。在城乡之间往返颠簸的农民,正在陷入这样一个悖论中:他们把从城里挣来的钱,拿来在农村盖房子,却又任其闲置;而自己在城市里的居住条件又非常不堪。也就是说,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浪费在了农村空置房子的折旧上。
  2010年底,梁晓莉接到在红娘手工艺上班的妈妈的召唤,来合作社上班。在经过最初的磨合后,她目前在办公室负责档案和接待,每天东跑西颠,干得不亦乐乎。在她的感召下,一个同学近期也准备投奔过来。
  除了梁晓莉,合作社里还有好多“亲情配”。而之所以把自己的子女叫回来,用郑冰的话来说,是为了培养接班人。“农村越做越踏实,肯定有做不完的事。我们觉得,这是100年的事。”
  对这些年轻人,郑冰有三个要求:一、种一亩地;二、有一个合作社;三、跟进一个村。“这是最基础的工作,要先从这儿做起。”
  没有工作的时候,郑冰会要求这些年轻人到农户家里或地里调研,了解农户的需求,并把这些信息提供给相应的部门。比如有一家人特别会剪纸,就把他介绍给手工艺部门,有一家需要种核桃方面的培训,下一次培训时就要通知他。
  郑冰说,合作社工作人员的时间有80%是在地里,或者农户家里。“你到地里为果树剪枝,一边剪,一边和农户聊,效果比较好。冬天人家在炕上坐着,就看你敢不敢上炕。你要是坐在炕上聊,这个工作就是非常到位了。”

推荐访问:乡土 合作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