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23:2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物流业服务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9-02-19 06:16:43 浏览数:

   [摘 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基于微观企业层面,在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影响沈阳市两业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指导企业微观物流的运作实践,加快两业联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一、引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是物流需求的重要来源。现代物流业也已成为制造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二者血脉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十一五”以来,沈阳市基于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着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先后编制了《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规划》、《沈阳市服务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沈阳市交通运输“十一五”规划》、《沈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以及《沈阳市“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并贯穿始终。
  二、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11年1月~9月份,沈阳市累计完成产值8733.4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工业增加值2215.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产销率98.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情况:1月~9月份,全市大口径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360.1亿元,占全市49.9%,同比增长25.2%;完成工业增加值1067.4亿元,占全市48.2%,同比增长17.3%,超过全市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一批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华晨汽车集团、沈阳机床集团、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产值同比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巨大的产业规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目前看,沈阳市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双赢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7月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初步认定131家企业入围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名单,其中沈阳市入围企业三家,为“沈阳北方交通重工有限公司、沈阳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沈阳中深集团”。其中,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成品运输业务外包给沈阳市四通运输有限公司,将采购及运输业务委托给日本伊藤忠公司,伊藤忠公司为其提供“移库销售模式”的贴身物流服务。中外运长航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宝马汽车于2010年10月也开始为期5年的汽车零配件物流合作,完成发动机之外所有国产零配件的供应。沈阳中深集团为米其林、中富集团、东软、松下、福尔波西格林、特变电工、沈阳化工集团等多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典型企业的成功做法,带动了更多的制造企业尝试外包,改变传统的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沈阳制造业物流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沈阳市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中间的通道并未有效打通,目前还是两个相隔离的行业。要加强两业有效沟通和衔接,促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协同相生,就必须强调和关注两业联动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三、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市域物流发展统一规划的因素
  物流产业进入沈阳市比较晚,起点比较低,规模比较小,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与指导,目前统一规划状态尚不够好。尤其对于现代化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来说,政府部门对其引导和支持力度普遍偏低,项目往往是由业界提出,市政府批复规划,缺乏足够的论证,缺乏站在省级、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有时不可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无序建设等现象。
  2.国家相关政策制约因素
  现行的一些物流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资源整合。物流企业租用或者购买制造业的车队或者仓储设施,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除运输费用外,在纳税时其余费用均不能在外包收入中扣除。这样,外包活动中除了运输费用外,对企业的其他应税行为进行了重复征税。
  3.制造业企业联动意识因素
  沈阳市国有制造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物流运营队伍和设施,“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运营思想根深蒂固,对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制造企业的物流要素缺乏顺畅的退出机制,企业自营物流退出成本较高,也成为阻碍“两业”联动合作的一大障碍。大部分企业存在观望等待心态,期待有更多成功联动发展的案例作为参照,以减少自身企业的机会损失成本。
  4.物流企业供应服务能力因素
  目前,沈阳市物流企业整体上规模偏小,物流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标准化建设滞后,资源利用不当,信息沟通匮乏,总体水平不高,提供的物流服务仅仅限于供应链的某一环节,难以满足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的物流需求及供应链环境下对于物流一体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服务能力与社会需要还存有一定差距。
  5.制造业与物流业双方利益分配因素
  沈阳制造业目前尚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状况,即在二者联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物流企业,都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双方在谈判的过程中,价格竞争还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还未形成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制造业企业片面的压低价格,往往会错过合适的合作伙伴,制造业本身会受到直接影响,由此而带来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的不信任,不愿与其继续合作,使得物流企业失去了市场,联动难以有效持续开展下去。
  6. 制造业与物流业双方信息沟通因素
  首先,沈阳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供需双方不能全面了解对方,甚至缺乏信任,合作难以开展。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量、需求水平、需求时间、需求方式等信息掌握不够准确及时,物流业提供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等也未能及时有效与制造业交流。其次,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企业间沟通不畅、资源不能共享。制造业内部的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及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建设还有待于加强,物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提升沈阳市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考
  1.加强市域物流统一发展规划思想
  针对沈阳市目前统一规划状态尚不够好现状,市政府应大力加强规范化管理,统一规划与指导市域物流的发展。尤其对于现代化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其引导和支持的力度,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两业联动发展的战略视角,对物流园区的开发与建设进行合理化论证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等现象的发生。
  2.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合作
  首先政府在观念上给予正确引导,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强调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认清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状态及目前的形势,使双方建立起利益共赢与风险共担的理念。其次为两业合作搭建平台,在方针政策和行动上给予支持,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编入沈阳市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规划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两业相互交流,创造合作机会,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鼓励。
  3.推动制造企业一体化物流管理方式的应用发展
  要促使制造业推行一体化物流管理方式的应用与发展,最主要的是制造业要树立与物流业“双赢共享”观念,以及基于供应链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实现物流整合与一体化。其次,制造企业加强和优化物流管理,通过整合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实施一体流管理流程,并把物流业务从主业中真正分离出来。其三,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深双方的合作程度,使得物流服务企业整个制造企业的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占据稳固的位置,从而确保制造业对最终市场敏锐反应。
  4.改善物流企业供应服务的能力
  沈阳市政府应结合市域物流企业现状,协助企业扩大规模,支持配备先进的物流设施与物流技术,监督实施物流标准化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这样更能实现服务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吻合,有助于满足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的物流需求及供应链环境下对于物流一体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5.优化提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市场环境
  首先,要创造并优化能形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市场机制的政策环境,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要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等行政性垄断,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覆盖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规范、有序、高效流动。其次,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市场机制及运行的模式,建立区域性物流资源交易市场,把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和联合采购、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外包服务纳入市场交易。
  6.建立提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沟通机制与平台
  两业之间应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情况,协调深入开展合作的领域和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要遵循及时性、关键性、激励性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双方之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关键性问题逐一解决,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供需双发加深了解,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提高制造企业满意度,增加物流企业收益。
  同时双方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来保证信息沟通的顺畅,制造业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及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建设,物流业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也应基于供应链一体化要求不断更新改进。
  五、结束语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问题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物流外包,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及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重点产业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将沈阳打造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区域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物流迅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国家经济的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健,刘丹,魏重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
  [2]刘文博.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工作研究,2010(3)
  [3]吴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4]冯清利,郑红玲.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0(24)
  [5]熊憬.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和集成优化的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
  [6]苏秦,张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1(5)

推荐访问:沈阳市 联动 物流业 制造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