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3:54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试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 张大千字画价格

发布时间:2019-02-21 06:23:57 浏览数: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积淀也发生着转变。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中国画是由古至今,在不断的演变,千百年来的工笔花鸟画领域出现的诸多画家和作品中,都无法脱离“黄,徐”的体貌。随着“西学东进”,直至新式学院教学在中国美术教育主导地位的确立,工笔花鸟开始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发展空间。其他外来艺术因素的介入等,使之在新时代工笔花鸟画得到转变,不论在造型、构图、设色、还是在画面处理上,甚至是绘画材料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主要由彭培泉、邹传安、林若熹、李魁正入手简要分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发展,进而展望未来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当代; 工笔花鸟画; 设色; 色彩语言 �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7-02
  
  
  中国画中的设色,在南齐谢赫的“六法”中被称作“随类赋彩”;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随色相类,曲得其情”;《淮南子 真训》:“又况未有类也”;《左传 庄公九年》:“非君也,不类”;这里的“类”,都是形象,类似的意思。�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设色都遵循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也就是物象是什么颜色的,画面上也要随之画上什么颜色,不一定绝对的相同,但要类似。�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风纹饰》中, 勾填法就已基本确立, 其造型之美、线条之畅、色彩之丽,标志着当时的花鸟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由唐至宋期间, 花鸟画已开宗立派、西蜀待诏黄筌, 创双勾重彩法, 形成富丽浓艳, 工细的院体画风;南唐布衣徐熙创叠色渍染法, 形成重墨、淡彩、放达而野逸的文人雅士风范,“ 徐黄异体” 作为花鸟画两大流派影响于世。徐熙之孙徐崇嗣扬弃其祖双勾之法, “ 落墨花”的基础上再创“没骨法” , 形成自家面貌。宋人赵昌特重写生, 自号“ 写生赵昌” 。崔白画风“ 体制清赡、作用疏通” , 突破“ 黄氏体制” 一统天下。吴炳重五彩, 李忠安善勾勒, 各树一帜。元人赵孟乡反用“ 书画同源” 理论指导花鸟创作, 以书为骨, 以写代描, 独具风彩。清初挥南田, 从西画中取营养, 宗“ 北宋徐崇嗣没骨法” , 所作花鸟直接以色彩点染而成, 扫富贵粉脂, 创一代画风。任伯年则从西方素描、水彩中汲取养份, 形成雅俗共赏, 明快温馨的格调。近代画家于非阁取法宋元, 壮花鸟生气, 形成装饰性风格。浙派画家陈子佛不求力强色浓, 创出宁静淡雅气韵。于氏弟子田世光、俞致贞联手挖掘宋元双勾重彩技法,其作品清丽秀雅, 富有新意, 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影响颇大。�
   21世纪的工笔花鸟画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已经由传统形态发生脱变, 面对当前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 “随类赋彩”逐渐到“随心赋彩”,色彩是由衷的情感来表达着工笔花鸟画,常常给人以细腻、安静、生动且优美的感觉,这不仅仅有构图等的功劳,更重要的是色彩的魔术棒在作用着画面,作用着眼睛,作用人的心灵。中国工笔花鸟画对色彩神奇配方的潜心挖掘,应该要从近现代算起。工笔花鸟画色彩中以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为目标, 但在现当代也出现了不少在色彩方面出新的工笔花鸟画画家,将大量的现代意识加入了传统的色彩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从近些年美展中的花鸟作品以及当代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家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设色已经与两宋时期(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得设色有了差距。�
   北京画院彭培泉先生, 他早年师承田世光、俞致贞先生, 传统根基深厚扎实, 又不为传统所囿, 大胆地将水粉画技法用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中,其特点是色彩厚重, 白粉使用较多, 便于反复塑造, 画面效果浑朴厚重, 深邃含蓄, 有分量感。 彭先生的代表作品有《江上秋风》、《寥花秋》、《暗香》等, 其作品深邃含蓄, 野趣逸生, 有着梦幻般的境界, 彭先生的成功实践对开拓花鸟画的表现领域、拓展花鸟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有着十分积极的实义。�
   当代湖南画家邹传安先生, 十分注重水的运用,要求色彩明快而亮丽,还包容了更多的特殊技法, 如弹水、撒盐、揉拓、擦洗、熏烤等, 使画面效果丰富多彩, 更具表现力。邹传安先生学识广博, 传统功底深厚, 又得西洋水彩画之精髓, 一变成法, 而成就个人面貌。其作品明净秀雅, 温馨感人, 有着清新洁灵的意趣。其代表作品《秋水澄明》、《香魂》、《秋之恋》、《花有清香月有阴》等, 在表现力度、质感、空间感和情趣、意境方面有较大突破。后来青年效法者不少, 都各有建树, 推动了水彩式画法的普及与发展。�
   广东的林若熹先生, 以传统工笔重彩的技法语言, 在章法上则取西方的现代设计、构成的意识和方法, 来创造他的绘画意象, 形成他的艺术的美学特色。北京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更是注重画面多变化的形式处理, 采用局部放大与解构重组的方法, 强调“ 秩序感”与视觉张力。在技巧上更是匠心经营, 如采用“ 混撞冲渍法” ―将调过少量白粉或墨色的多种颜色有序地冲撞渗融―以形成多种色彩的自然交融肌理, 协调色彩的过渡和色彩的对比关系采用“ 点彩法” ―将西方后印象主义的点彩法加以改造的多遍错落积点画法―使色、象的变化与过渡自然并取得朦胧效果, 及自创的“ 吹流法” 表现侧逆光中的花叶投影, 制造光感和浮雕效果, 并借用了摄影中的变焦法和透叠法, 以制造前虚后实和蒙太奇效果, 其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静穆凝重、博大雄浑超越自然的境界美。我以为, 这种将工艺美术的点线面组构或说这种带有抽象意识的现代表现方法将会给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更新的天地, 诚如李魁正先生所理解的着力捕捉大感觉, 抒写大印象、把握大调子、营造大境界, 追求单纯洗练整一大气的视觉效果, 展现出幽冥静谧、朦胧幻化, 迷朦浑然的意境。以点线、团块的力度铸造民族艺术的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 演奏虚静与律动、撞击与和谐的交响乐曲。�
   当今的工笔花鸟画在用色上可谓多姿多彩。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用色的程式语言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笔花鸟画的需求。当前在我国高校强调“拓宽专业方向, 促进内容更新”的导向下, 软化学科界限, 打破学科林立的状况, 立足本民族, 融汇中西。将“大美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书法、篆刻等形式语言应用于工笔花鸟画意象色彩教学中, 创造出新颖的意象工笔画图式。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 《中国绘画美学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2] 邹传安 《工笔花鸟画技法》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3] 林若熹 《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林若熹工笔画创作》 接力出版社 《林若熹工笔花鸟画》 安徽美术出版社
  [4] 李魁正 《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花鸟画 工笔 试论 当代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