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9日 22:53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千树万树梨花开_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季节

发布时间:2019-02-21 06:27:00 浏览数:

  【摘 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古典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古诗词特有的“感情”力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古诗词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培养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指引他们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进语文素养,养成健康、高雅的情趣和情操,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生活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情感教育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古诗词本身颇具情感性,如韵律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古诗词中一泻千里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
  一、以情传情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探讨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注意对孩子个性的培养,也就是说,在不忽视任何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对于孩子的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和宽容。遇喜不狂、遇激不怒、遇繁不厌、遇挫不沮、遇惊不慌。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诚心唤醒真心,以情传情,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想象入情
  有些古诗词将感情寓于一定的形象融于意境之中,要启迪学生通过想象来体味和赏析。“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语),令他兴奋,令他深味,令他珍藏永远,以至激发抑之不灭的兴趣,产生神圣的好奇心与惊人的创造!譬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学生一般把它当作了比喻来理解,难以窥透诗人的心情。可以激发想象,在当时国灭家破、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情景之下,诗人“危墙独夜”,说自己象一只沙鸥那样渺小,那般魂无所依、漫无目的地飘忽于天地之中,该是一种怎样凄惶的心境啊!这种复杂的心境正是由“沙鸥”的形象具体表达出来的。而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借助各种资料充分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以提供想象来源,围绕诗词中的形象进行发掘和想象,进入情境,产生共鸣,促进理解诗词的内涵,体悟到诗词的深远意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又如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隐居桃源,在低头采菊与仰望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笆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进入了悠然恬淡自适的佳境。这两首古诗中的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几种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意境,需要学生对诗作背景、诗人情调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想象,才能够进入情景。教学中,不宜对学生进行直接讲解,而是靠点拨,想象来自我感悟。对于学生感悟到的内容,只要不违背诗人表达意图,我们就应当给以肯定和鼓励。
  三、借景悟情
  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又可分为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由于时代的距离和隔阂,学生难以体会和感悟,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之前搜集相关的图片、影像,组织走进图书馆,调查人文历史等,以产生最佳学习情境。例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由于学生没有亲眼目睹黄河滚滚、浊浪排空的气势以及动态的壮观,自然不会有豪迈的气概和放旷的感受,就难以产生真实感受,就更不容易体会到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教学之前,我精心制作了幻灯片,搜集到有关黄河气势逼人的录相,课堂上那雄浑磅礴、泰山压顶般的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山随平野尽”的画面生动的展开,将学生带入忘我的情境之中,再来组织教学,就会身临其境,言出由衷了。

推荐访问:梨花 千树万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