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4:5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肾脏病并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性研究|雷贝拉肠溶片越吃越厉害

发布时间:2019-03-10 06:26:04 浏览数:

  [摘要]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20 mg/d,口服每天1次,疗程7 d;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40 mg/d,静脉滴注2次每日,疗程7 d,治疗期间同时常规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用药过程及用药后72 h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胃内pH值改变、血肌酐、尿素氮等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无呕血和黑便出现,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黑便,发生率为12.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内pH逐渐升高,治疗后24、48、72 h研究组患者胃内平均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 雷贝拉唑能显著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内pH值,对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雷贝拉唑;上消化道出血;pH值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080-02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出现慢性进行性恶化,并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出现代谢紊乱,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一旦出现可加重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甚至威胁患者生命。雷贝拉唑可以附着于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而起到胃酸抑制作用,同时无胆碱能及抗组胺特性,已被广泛用于抗胃酸性治疗[2]。为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对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64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2~78岁,平均(57.5±8.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3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2例,血肌酐水平为(635.6±147.4) μmol/L,尿素氮为(38.6±8.4) mmol/L。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3~79岁,平均(56.8±8.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3例、梗阻性肾病3例、多囊肾2例,血肌酐水平为(632.4±138.7) μmol/L,尿素氮为(37.5±7.5) 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20 mg/d,口服每天1次,疗程7 d;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40 mg/d,静脉滴注2次每日,疗程7 d,治疗期间同时常规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监测两组患者用药过程及用药后72 h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胃内pH值改变、血肌酐、尿素氮等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性状及颜色,做粪便潜血试验。于用药24~72 h内连续监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应用Digitrapper pH动态监测仪连续监测患者胃内pH变化。检测患者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描述采用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P 0.05)。对照组血肌酐水平为(634.2±151.0) μmol/L,血尿素氮水平为(38.6±10.3) mmol/L,与治疗前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t = 1.147、0.983,P > 0.05)。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出现慢性进行性恶化,并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可加重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机体毒素对上消化道黏膜的作用以及消化道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尿素氮、肌酐等含氮物质进入胃肠道,并生成碳酸铵和氨,刺激胃黏膜,降低胃黏膜的屏障功能[3],因此患者对刺激较为敏感。另一方面,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低血钙及高血磷会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加,并在胃内积聚,患者易并发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同时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也促进了急性胃黏膜损失的发生与发展[4]。从另一方面讲,由于尿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患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较难治疗。而患者伴有贫血,一旦出现可加重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慢性肾脏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
  雷贝拉唑是一种最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附着于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而起到胃酸抑制作用,同时无胆碱能及抗组胺特性,已被广泛用于抗胃酸性治疗。研究表明雷贝拉唑抑制H+-K+-ATP酶的作用更强,且可以恢复,对血浆胃泌素水平影响较小[5],因此特别适合慢性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无呕血和黑便出现,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黑便,发生率为12.5%,说明雷贝拉唑的效果较法莫替丁更佳。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内pH逐渐升高,治疗后24、48、72 h研究组患者胃内平均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主要与雷贝拉唑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关,雷贝拉唑口服用药24 h就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胃内的pH值,起效较快[6]。而治疗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未发生明显改变。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能显著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内pH值,对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8.
  [2] 黄文硕,盛平,容海鹰.雷贝拉唑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09,15(6):937-938.
  [3] 叶任高.慢性肾衰并发消化性溃疡的诊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9(2):98-99.
  [4] 王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02,24(8):490-491
  [5] 遇苏宁,张三奇,杨春娥.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1):680-682.
  [6] 张梅,刘志霞,刘艳华.雷贝拉唑治疗急性口服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117-119.
  (收稿日期:2011-12-30)

推荐访问:贝拉 消化道 出血 安全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