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22:2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让乡土资源在这里芬芳:芬芳

发布时间:2019-05-11 06:38:05 浏览数: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家乡——荣炳境内有着独特的历史、地貌和矿产,蕴含着多彩的资源文化,为我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一、亲历实践,获取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我们中心小学组织语文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家乡工矿企业、社区街道,了解家乡地理风貌,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广泛慎重选择家乡独特资源,细细地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拍摄,撰写,编辑。几多焦虑几多辛劳,凝聚众人智慧才得以形成《鱼米乡情》这本校本课程。独特的资源优势,触动着学生的心灵,也激发孩子了解家乡、情系家乡的热情。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符合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性,内容开放性,操作便捷性。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如:利用休息日或适当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厂矿企业……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资源。因此,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灵活整合,有效生成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关注教材,而且还关注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很多语文资料。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体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年段要求,根据体裁特点,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校本课程,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这里列举一到六年级与校本课程相匹配的课文,更清晰地帮助我校师生用好校本课程资源。
  ⑴文章题材:独特风景。课文选目:《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台湾的蝴蝶谷》《槐乡五月》《九寨沟》《桂花雨》《黄果树瀑布》《鼎湖山听泉》《三亚落日》《烟台的海》。校本课程匹配内容:《秀丽的荣炳公园》《古老的银杏树》《母校的变迁》。
  ⑵文章题材:神奇传说。课文选目:《沉香救母》《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校本课程匹配内容:《龙溪的传说》《凡石桥的来历》《“旗杆巷”的由来》。
  ⑶文章题材:英雄名人。课文选目:《歌唱二小放牛郎》《军神》《虎门销烟》《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半截蜡烛》。校本课程匹配内容:《威震敌胆的“凌铁拳”》《车一轮》《家乡的好儿子——林晖》。
  教师们在教案设计中力求体现灵活整合运用校本课程的环节。乡土资源的形成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让语文课堂芬芳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灵动渗透,高效教学
  学生所学课文,篇篇都是精品,几乎都极具代表性。但是比照校本课程和文本的题材,适合拓展,有效整合的课文应该因文而异。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措施,运用灵活的方法让校本资源走进文本,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也利于增添学生真正了解家乡,心中有家乡的情结。在欣赏了《三亚落日》《烟台的海》两篇美文美景之后,我引导学生放眼家乡,发现身边的美景,同学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华山(荣炳境内)、靠背山、三叉湖……同学们讲的最多的,最感兴趣的还是家乡的“荣炳公园”。于是我和孩子们拿出校本课程,从课文中欣赏家乡的公园,并且我择日带着孩子们走进公园,亲眼目睹家乡的美景。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的感觉溢于言表,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奔走于喷水池广场,有的流连于湖面的荡漾碧波,有的行走于曲径通幽的小石径,还有的栖息于凉亭之中……公园里的假山亭台,青草鲜花,翠竹绿树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一个个活泼的身影也成了公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要求孩子们将此情此景此感抒发于习作之中。孩子们热情不减,拿起笔写下了亲历的情景。
  我来到荣炳公园,左脚刚踏入其内,便被眼前这一派盎然的景色惊住了:那高大的白杨与柳树都已抽出了新的枝条;花花草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样子。月季红、牡丹……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手和足都颤抖起来,情不自禁地冲向其中,欢笑着,吼叫着,大叫声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目光。我冲到湖边,眼前的情景真让人心旷神怡,湖边绿草如茵,湖面上碧波荡漾,感觉自己像站在水面上漂流,我突然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一刹那我仿佛融入了大自然,融入了春天,感觉到了春天的美妙,接受到春天美好的礼物。
  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欢快的笑声,天真的身影,留恋的情形,也深深的感染着我,深深的触动着我——一个教师的思索,原来让校本资源走进文本竟会产生如此精彩的收获。
  当学生获取了同类的大量信息后,我们就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的能力。体现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动手实践,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板报稿,写观察日记、旅游见闻、观后感等,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寻快乐,在快乐中找收获。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调节、合理设计。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就在眼前,只是“留心处处皆资源”。灵动生成,有机整合,才能让校本资源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让语文教学厚实起来,鲜活起来,让乡土资源在语文课堂芳香四溢。

推荐访问:在这里 乡土 芬芳 资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