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0:12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床公开课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5-23 06:42:28 浏览数:

  摘要:公开课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表现、学生学习水平的真实反映,也是展示现代教学一体化应用水平、促进教学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层全面、系统地掌握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面评估,为进一步抓好专业特色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 数控车床 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89-02
  公开课的目的:探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机械制造技术正在以数控技术为核心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目前数控人才紧缺,国内企业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管理等一线技术人员。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阶段却不能适应社会用人要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突出。
  1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状
  (1)实训设备情况:主要有普通车床、普通钻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且数量有限,部分学校有数控加工中心。许多学校明显存在机床数量不足,机型不齐全,实训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现象。
  (2)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年轻教师承担普及现代技术的重任,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而年轻教师存在对机械加工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对基础专业课掌握不全面、不扎实,功底不硬,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制约不尽人意。
  (3)现有授课模式:目前许多学校采用项目一体化教学,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讲完理论就动手操作,迅速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以普通车工教学为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同时数控加工工艺处理要求相当严密,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时必须考虑到加工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丰富的工艺设计经验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该课程的授课方法的提高就显得尤其突出。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接收能力差,实践少,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因此中职学校适度开展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公开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2 开展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关键是课题的选择
  选择讲解课题的要求:
  (1)应突出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重点选择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适应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且授课内容、难度适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2)兼顾学生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3)能表现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与方式,有利于与学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4)授课者应熟悉图纸,进一步加深认识与理解,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展示授课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5)兼顾听课者的专业背景与要求。
  3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
  4 完整、全面的公开课准备要求
  公开课教学是教师授课水平的反映,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展示,教学前准备尤其重要。
  (1)备课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平时上课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以及树立产品质量观和经济价值观。
  (2)设备、材料、量具、工具、刀具等准备充分。
  (3)选择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上好公开课。
  (4)授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公开课教学进度,测算好学生的操作时间。
  (5)学生对相关授课内容掌握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事前要求学生预习授课内容。
  (6)对实训操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先进行重点培训,对于关键步骤、操作复杂、易出差错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辅导。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小老师),让学生有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对促进学习氛围有着积极意义。以每台数控车床3—5人为一组,让小组长们帮助授课教师帮扶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实训质量,节省操作时间,还可以起到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为安全学习提供保障。
  5 公开课时间安排
  由于一体化教学公开课具有实践教学时间较长的特点,安排理论教学两课时,实践教学两课时为宜。
  6 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
  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以GSK980TD数控系统为例)。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加工的编程方法。重点:根据加工工艺路线编写加工程序。难点:加工方案的确定。
  (1)零件图,小批量生产。
  (2)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制定加工工艺;按图纸要求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并通过操作面版手工输入数控系统;检查程序,空运行观察刀具运动轨迹;自动运行加工程序,完成工件加工过程。
  (3)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及工艺性分析:1)轴类零件,零件轮廓包括由半球面、外螺纹、退刀槽、圆柱、圆锥面、圆弧面、端面及倒角组成。工件材料为45号钢,机加工性能好,毛坯下料尺寸�HT52�?14。该零件若用普通车床加工,由于球面部分形状特殊难加工,而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外形就显得简单了。2)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Ra1.6�%em、尺寸精度要求最高为IT8级,三个表面对轴线(两中心孔)有圆跳动公差要求。3)装夹方案:直径不大,采用自定心卡盘装夹,一夹一顶。由于中间尺寸大于两端尺寸,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基准,三处圆跳动公差要求较高,分两次装夹,调头后用铜皮包覆�HT40圆柱面装夹,找正�HT50外圆后手工加工中心孔,尾顶尖顶住后才能进行加工左端面。4)加工工艺路线:右端加工工艺路线:粗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轮廓→精车端面→中心孔修磨→精车轮廓→车退刀槽。左端加工工艺路线:调头手工粗、精车端面(保证工件长度)→钻中心孔→粗、精车外圆和SR20球面→车退刀槽→车螺纹。5)编写加工程序及分析:略(相关节点的坐标可借助于AutoCAD获得)。6)分小组讨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相关加工工艺的参数,制定工艺卡。7)手工编程,加工零件,检查,评分。8)布置编写《项目实训报告》。   7 现场项目教学组织
  (1)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程序编制方法。
  重点:熟练运用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1、螺纹车削指令G92、精加工指令G70。难点: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装夹工艺,圆弧插补方向的判断。
  (2)要求学生熟悉图纸内容,读懂图;熟悉编程方法与技巧,要求对刀迅速,反应快。
  (3)教师对零件图、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步骤,及加工参数选择。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零件图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学生用适当的指令编写出程序草稿,以节省上机调试时间。手工编程让小老师们帮助检查程序是否合理、可行。教师则重点检查学生的编程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要求,强调严格按照数控车床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要求学生自查、互查,程序在输入后要养成用图形模拟的习惯,模拟后由教师检查各项段程序、调试正确后方可进行加工。老师在指导检查最终程序时要求做到:认真、仔细、操作熟练、讲解时语言简洁。
  (5)对零件进行自动切削加工,让学生观察整个完整的切削加工过程。对工件进行检查、测量、评比。
  (6)本次项目教学小结:1)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强调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完成加工零件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如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纪律问题、安全问题、输入操作存在不足之处等;2)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摒弃传统教科书的作业模式,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编写《半球形轴实训报告》。
  8 《半球形轴实训报告》内容要求
  (1)本次实训目的、意义。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卡。
  (3)详细整理加工程序,进行模拟加工。
  (4)思考如果该零件为中小批量生产或大批量生产加工工艺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重点讨论、分析)。
  (5)谈谈自己对本次项目实训的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翻阅工具书或上网寻找资料,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9公开课评议
  (1)授课者对本次公开课的准备情况、授课特点、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等评述,谈自己优势与不足。
  (2)听课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1)管理层人员从教学组织、教学前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熟练程度、教学是否规范化、专业知识运用、与学生互动等情况。关注教案、说课稿与其讲课有无脱节现象,文化课与专业课衔接如何等到来评议。2)专业教师着重于学习或观察授课技巧、方法,授课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系统、知识面是否开阔、深度、广度如何、相关边延专业知识是否有储备、上课能否承前启后、举一反三、教学难度如何、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进透、个人教学综合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工件质量、《项目教学报告》编写内容等提出看法。听课人员?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授课教师的项目教学既指出亮点给予肯定,同时也中肯地提出值得商榷和需要改进之处。
  10 结束语
  公开课是实实在在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课,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学校管理层掌握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水平及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专业课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有特色的专科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发现一些个性鲜明,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先进学校骨干专业办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广州数控股份有限公司.980TD车床数控系统编程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
  [2] 陈为国,陈昊.数控车床操作图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吴新佳.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浅谈 中等职业学校 课教学 数控车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