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8:39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语文课因激情而美丽_美丽的西沙群岛阅读

发布时间:2019-05-23 06:45:19 浏览数: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原本是内容丰富多彩、情感性极强的学科。课本中篇篇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激情,是语文的底色,语文是灵魂的竖琴流出的音乐,语文课是要靠激情下才能获得力量,可以说,语文课因激情而美丽。语文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中,着重于数量化和标准化。教学现实曾存在着把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学习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人文的教学向标准化、抽象化、机械化转化。至今一些语文教师仍把语文仅仅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物本”教育,重视对语文的肢解分析,强调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字、词、句、篇全方位“拉网式”的教育,使文科教学“理科化”。致使现实生活中,原本应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变成了师生都感到窒息的“之乎者也”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如何还原语文课的本来面目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可以从阅读、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么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而我们的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创作之源。同时,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但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呢?这就要平时引导学生“留心”于生活,“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在平时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这些好习惯外,还要告诉他们,他所记的那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
  二、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观念
  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因此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关系,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所理解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国古代《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观点所强调的就是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师生生命相互创造的观念。他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已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显然,这种师生生命的相互敞开只有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互动的。教师就像是一个“菜单提供者”,学生可以在“菜单”上圈点自已喜欢吃的菜;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与指导;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设计者和促进者。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课堂中,除了师生交流外,更多的是生生交流。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因为同学之间的年龄、生活经验相仿,每个学生都愿畅所欲言,思想上也不容易开小差,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耳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
  三、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活水的源头就是生活。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人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语文是社会的语文。语文离不开社会,犹如鱼儿离不开给她生命、给她滋养的小河。语文学习只有延伸到社会中去,才能充分展现出它的博大与深邃,才能勃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课堂学习需要社会大背景的充实和洗礼,语文探究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上层次的思想内涵、思辩能力、文化品位更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语文学习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她不是编造故事的矫情,也不是缺乏底气的口号。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语文课堂犹如充满张力、可以无限膨胀的宇宙,而生活就是语文课堂膨胀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去压缩她的空间,而是最大限度地去开拓她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语文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很难准确界定二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数理化学科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用心灵来体验的过程。无个人心灵体验,必然无法实现语文课的本质意义。语文应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就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所以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充满激情,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推荐访问:语文课 激情 美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