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3日 06:34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对话精神远高于形式:内容高于形式吗

发布时间:2019-05-27 07:03:07 浏览数:

  关于对话教学,今天我想谈三点。  第一点是关于对话意蕴的解读,我想可以从对话哲学的含义来解释,进而引申到教育学意义上,探讨教育中的对话是什么含义,对话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境界是什么。
  从对话的哲学意蕴来讲,我把它总结成12个字:基于平等、沟通交流、达于理解。一个是起点,一个是过程,还有一个是目的。当然,过程和目的又是融通的。我们可以说,在进行思想、情感和精神的实质性交流的时候,这个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我。我和他融为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也是马丁·布伯要追求的一种境界——真正的我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是一种真正的他者立场。当然,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真正对话的实现的话,那就是自我的丧失。这种丧失有双重表现,一重表现是以权威的见解来替代自己的发现;二是用表演性的自我替代真正的自我。真正的对话是基于平等的,真正的对话只能发生在信任、尊重这样的前提之下。这种平等,在教育上表现为师生的平等。
  从沟通交流这么一个实质性的活动来看,在课堂教学当中,它就应该是一种过程的互动。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课堂教学当中,要有“三放三收”。当然这个“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模数”,实际的课堂上可以是“二”,也可以是“四”,当然有时也是“三”。就是说在一堂课的开始,老师将一个大的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抛出来,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操作或独立思考,或者摆弄东西,或者自己尝试解题。这一次的“放”,层面是低的,放到了每一个学生。然后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去收集正确的、错误的以及半对半错的答案,这可以称为“回收原始资源”。收上来以后,用多种方式呈现,如用黑板、投影仪、多媒体等呈现。呈现以后,不是像惯常那样,老师马上就把它们逐个解决掉了,而是把里面重要的问题又梳理出来,还到小组这个层面,让小组来研讨。这是第二“放”。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研讨成果,并生发出拓展性问题或者新的问题,再拿到全班来解决。在全班讨论的问题是第三次的“放”。三次“放”的层面是不一样的,即:放到每个人、放到小组、放给全班。我们称之为多维、多层、多群、多向的互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一说起对话,就容易理解成只是师生之间的问答,甚至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对话中既有忠实于“原著”的共性的解读,也有生发开来、带一点独创性的意蕴生成,这就体现了个体理解的独特性。当然,这种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最终是要共创一个教学过程,而在共创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实际上是在分享着、共享着教育生活。
  第二点是关于对话的三个诉求。第一个诉求是要警惕那种装扮成对话的“独自”。我们现实课堂上是充斥着独自的,坏就坏在这种独白往往还要装成对话的形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虚伪。第二个诉求是超越对话到处都是、经常在发生的理解。当对话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再来说它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以往任何教学难道会没有对话?都有!所以呢,真正的对话不是那种技术性的、问答式的、仅仅为了解决对问题的意思理解的对话。如果我们把对话的形式当成对话本身,不超越这种技术性对话,那就和过去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没有区别。第三个诉求也是最终的追求,是展开意义共生的真实性对话,它必须是在平等参与和自由交流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这其实又回到了以平等为前提的、以信任和尊重为前提的问题。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对话的三个断想。
  第一,对话教学思想可以扩展到更多的学科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学科教学,它的对话应该有不同的样式。比如说,在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本来就是需要对话的,它是以对话为主体,不同的是,语文课是通过文本、围绕文本、依托文本来展开对话。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对话更是形式多样。我曾看到一本英国的中学科学教材,题目叫作“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它其实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去发现一些现象,比方说有些人吃素,有些人吃荤,还有一些人只吃鱼、蛋和素菜,于是从社会的这些现象人手,去探究它们背后的科学道理和技术原理。学生经过探究就会发现,假如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吃素的,那么我们只需要很少的土地就够了;如果都是杂食,那这个土地的需要量就特别大。教材就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理解科学、掌握技术。以对话哲学的观点看,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观察和实验也是一种人和自然对话的方式。总之,不同的学科类型应该有意识地去探讨它独特的对话方式。
  第二,对话不限于课堂之内,可以延伸到课外,渗透在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在我看来,“对话”更重要的不在形式,而在一种精神,也就是一种在追求平等基础上展开沟通与交流的精神,一种求得理解、达成共识的意蕴。甚至可以说,不在于是否有语言作为中介,只要进行了精神上的沟通、会意、默契等,就是一种对话。这就是所谓对话精神的扩展,而不是一种形式的简单的扩展。
  第三,对话应该成为一种值得追求的教育境界。在学校变革的过程当中,会发生组织的变革和制度的创新,还会发生一种文化的潜滋暗长。实际上,人与组织、人与制度和人与文化之间,都可能发生某种对话。当然,你要把对话加一个引号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更倾向于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在教学研究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以“前移后续”这种方式来开展校本研修。各个教研团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面按照不同主题展开的研讨活动,都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人跟制度,就是人参与制度的制定,人成为制度更新或创生的知情者,也相当于跟组织订了一份契约。我享受制度带来的福利,但我也遵守、执行制度赋予的责任。人参与规则制度的制定,也是一种对话,一种商谈,甚至有时候需要作出妥协。作为一种学校文化,它最核心的东西是一种用校训、校风及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文化核心价值的追求。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最关注的,不是对话形式的热闹和抢眼,而是对话精神的实质性发生。
  (本文由何伟根据作者发言录音整理,经作者本人审订,标题为编者所加)

推荐访问:远高于 对话 形式 精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