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14:11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浅谈教育公平理念渗透下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教育公平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5-30 06:50:46 浏览数:

  摘要:"促进公平"是《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方针之中的内容。"促进公平"这里的公平实际上指的就是指"教育公平",即是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正当秩序合理地处理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
  关键词:教育公平;担当;合作
  中图分类号:C36
  从古希腊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理念伊始,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用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有史可循,有法可依的。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实施《纲要》精神之时,我们又该怎样将"教育公平"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作点粗略的见解。
  一、教育起点公平,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份"担当"
  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受教育者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权利在《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中说得很清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这个规定是指儿童到适龄必须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而班级管理则是儿童在入学分班后的另一种公平,将权利和义务并行,既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也尽好自己在集体中的义务,我们把这个义务给一个新的名词,叫"担当"。教育者出除了让每一个教育的主体得到同等的教育外,还使每一个教育主体都将为班级有一份"担当",我们之所以叫它"担当",是主动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是"我"本来该去做的事情,"义务"是我该做的事情,义务和"担当"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新课改理念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一个方向,每个学生领受一份"担当",是更为积极的主动的承担班级事务,学习任务,真正体现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人公的地位。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这个"担当"我是这样具体操作的,我把所有的班级职责写在纸条上,让学生主动请缨,领受"担当"。比如,今日我领受的是"轮值班长,负责值周事务"或者是"保洁卫士,负责清理区域卫生"或者是"老师助手,负责改卷讲卷"等,既是对班委会的组建的一个新的改革,每天由一个人担当一回班长,称值日班长,每周由一个组轮值一周,称值周组,他们将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甚至包括改卷讲卷等教学任务,从日常杂事到教学任务,全方位下放,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申,组长会分配每项任务,争取每一个学生得到的同等的锻炼,有同样的担当,也是让学生责任感得到充分的提升,实践证明,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处事能力、协调能力也提高了,集体责任感得到充分的加强,学生们几乎能处理每天出现的所有事务,老师只是作宏观的调控,适时指导,为学生充分展示了一个发展自己能力的平台,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又一体现。
  在一堂公开课上,班级里的一个组叫"英雄组",他们领受的"担当"是是讲解诗歌单元的作业,他们查资料,整合语言,在课堂上的讲解赢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他们组安排恰当,哪些人适合讲那些题目,哪些人擅长分析,那些人擅长背诵,在整个的讲卷过程中丝丝入扣,井井有条,老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思路或者是方法的总结,更值得可喜的是,他们的答案基本都是正确的,个别同学的答案还别具创意。
  学生讲完试卷,我们很感慨了,这个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能迅速分解题目,分工合作,讲配合,讲搭档,讲方法,将"学习变成了一种群体的力量",其他事务也将由轮值的组来完成,卫生也好,考勤也好,教学常规也好,都由我们"担当"组来做,由我们"担当"的人来完成,班级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二、教育过程公平,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能得到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类学生起初被成为"差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类学生又被称为"后进生"、"学困生"、"潜能生",针对学生的这些差异,我们该用差异的教育公平来区别对待,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或者有其他特长的学生专门对待,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小灶"是存在的,有的学生善于管理,"担当"的领受上会从管理这方面倾斜,课堂教育也是同质的,学生学习是异质的,如果统一要求必定会导致另一种的不公平现象出现,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且归类为优等生,中等生,潜质生,特长生,在一个班级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都会搭档这些类别的人,每次活动每一个组都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组与组之间,成立互助组,尽量减少学生的"区域差别"。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方法的一种体现。根据管理成效出后的一段时间,我们会将在管理或者是学习特长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推荐到更高一层的地方去锻炼,管理优秀者进入学校的管理团队,学习特长生或者是文艺特长生也会进入学校的特长班级,亦或推荐加入社会的社区特长教育班等,总之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只要我们用的是公平的心去对待,学生也就有了公平的待遇。
  三、教育结果公平,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多方面展示,绝对不把分数的简单相加更不能用分数排序,而是针对各个组看其上升情况,学习进程,合作效果,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评出最高分的组别,进行嘉奖,分数高的同学当然有奖,一个学校不搞教学质量,就如农民种庄稼不看秋天的收成,工人在工厂不讲效益一样本末倒置的,所以质量是必须的,胡锦涛在谈教育时强调"要抓好教育质量",所以学生的成绩是一定要考察的,但是方式却有多种,比如进步提高奖,作文比赛奖,科技发明奖,声乐比赛奖,协调合作奖......
  在成果汇报上给予异质的教育结果评价,绝不因为分数的原因将少数高分的学生列为优等生,其余就成劣等生了,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学生个性也得到充分展示,此种做法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气活力的集体,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做法让我们仿佛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改革中窥见了新课程改革的胜利曙光。
  尽管我们力求将教育理念渗透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去,但是对于诸多的教育公平缺失现象却是无能为力,区域公平,城乡公平,阶层公平,配置公平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学习《纲要》是要把这些改革的理念装进大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法可依,有方向感,做一个新型的学习型的班主任,做一个教育家型的管理者。我们坚信,中国的教育乘着教改之风必定走到自己预定的未来。

推荐访问:浅谈 渗透 班级管理 公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