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9日 20:48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02 06:49:45 浏览数:

  【摘 要】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重任,但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所有大学教师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存在着经济类专业教学的个性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 经济类专业 教师 教学
  一、前言
  大学教师承担着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大学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承接了中小学教育所培养的具有基本素质和基础知识的基础性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自己所培养的专业性的人才,但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类专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其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经济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各专业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还存在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特性问题,因此经济类专业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考虑到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教学目的、学生特点、环境特点,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二、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照本宣科
  大学教师所面对的教授对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基础及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自学能力,因此不需要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大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更需要的是灵活,尤其是经济类专业的课程,简单的原理蕴含着无限深刻的内涵,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但当前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自己不思考,不设计教案,只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内容念下来。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内容不熟悉,社会实践不丰富,讲课功底不扎实,很容易依赖于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经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经济,应该说经济类专业的课程可以讲得灵活生动、丰富多彩。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经济类专业教师对经济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给学生,但是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经济如何结合把握不好,不能够轻松、灵活地将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应用于教学,因此就不能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更没有办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必然枯燥无味。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很多教师把视野局限于专业的范围内,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其他知识的积累,使得自身知识面狭窄。二是很多教师虽然讲授经济,但终日局限于校园内部,没有经济的实践经验,这无异于闭门造车或纸上谈兵。三是某些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由于自身的纯理论性特点,很难讲得活泼生动。
  (三)教学方法简单单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的老师依然采取了最简单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这种教学方法简单单一,最易采用,但是却无法调动课堂气氛,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睡觉、聊天、看其他书籍。
  (四)教学之余缺乏沟通
  大学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上课学习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自觉性,大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不需要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因此,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短,也缺乏沟通与交流。目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互不熟悉,上课来,下课走,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水平层次、学习需求,学生也不了解教师的情况,甚至一门课程结束,学生仍不知教师的姓名。这样缺乏沟通与交流的状态下,学生只会是被动地听课,教师也只能是被动地讲课。
  三、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教学方法研究
  (一)严格做好备课环节工作
  大学教学比中小学教学更为灵活,经济类专业教学也比其他专业的教学更为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就可以不用备课,就可以在课堂上东拉西扯。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作为大学教师,备课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备课是否充分决定着课堂教学是否严谨,以及课堂教学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吃透教材。教材是讲课的依据,因此教材的内容必须要熟练掌握,才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次,要搜集并阅读大量的资料。一方面搜集资料完善教材的理论体系,形成自己讲课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搜集大量与理论知识相联系的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例子,并将其充实到讲课内容中去。再次,设计教案。讲课的内容、讲课的理论体系、讲课需要的案例及例子、讲课的重点难点、讲课的方法都需要在教案中详细设计出来。最后,形成课件或板书。目前大多数大学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制作逻辑鲜明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课件。如果采用黑板教学,需要设计简单明了的板书内容。只有严格做好备课环节的工作,讲课过程中才能够驾轻就熟,统筹全局,才能够严谨中不失灵活,才能够深沉中不乏趣味。
  (二)结合学生层次开展教学
  大学的学生层次并不相同,如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本科生与大专生之间就有很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历层次的学生,不同班级之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基本素质、接受能力、学习需求等方面会有很多不同。因此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层次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专科生的知识基础稍差,理解能力较低,学习自觉性欠佳,但是专科生往往性格活泼,喜欢新奇事物,更关注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因此对于专科生的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将讲授重点放在应用与实践方面。本科生相较而言,基本功较为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理解能力也更强一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准备考研,对理论的深入学习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理论问题讲得透彻清楚。
  (三)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大学培养的学生是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因此,大学教师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能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走向社会可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讲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经济类专业教师来讲,首先可以自己去考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如会计证、注册会计师、经济师等,一来增强理论知识,提高讲课功底;二来依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引导和鼓励经济专业的学生学习更具有说服力。其次可以深入到企业、海关、国税等与经济相关的单位调研或学习,了解经济运行的过程,并将所学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引导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大学经济类专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丰富授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授某个经济学原理时,可首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将理论内容引出,会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的作用。如果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讲解几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同样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另外讨论法也是一个易于操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个好方法。除此之外,经济类专业教师应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不断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想提起学生的兴趣很困难,除了应用上述方法外,还可采取让学生轮流上台讲的方法,学生有了压力就会有动力认真地去看书,这样达到的效果比教师讲课更为明显。
  (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大学教师讲课之外,也应该充分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课间的时间以及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进行聊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交流,通过思想、学习、课余活动等多方面内容的沟通,可以了解学生整体的能力水平、整体的特点、整体的学习需求,也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需求来改进教学方式,也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完善和课堂讲授效果的提高。

推荐访问:类专业 对策研究 教师 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