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01:41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大声为孩子读书,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不听话的孩子怎么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23 06:25:17 浏览数:

  【摘要】本文在实践经验及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就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活动,以及家长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索总结,以期给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声读书 家庭 亲子阅读活动
  孩子爱上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将受益终身。可是,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主阅读者呢?这才是难点之所在。幼儿时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也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成为终身阅读者,幼儿期的引导至关重要。而婴幼儿期的孩子与家庭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因此,幼儿早期阅读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不仅仅是社会的工作,更是家庭的工作。可以说。家庭对幼儿阅读能力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的方式有多种,笔者经过实践探索认为,“大声为孩子读书”这一早期幼儿阅读方式不仅符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当代儿童教育观念以及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是切实可行的自然而然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有效的途径。在长期的实践经验及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就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这一亲子阅读活动,以及家长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以期给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
  本文中“读书”是指“大声为孩子读书”,即家长有感情地大声为孩子朗读书本。它不同于“给孩子讲故事”,也不同于“孩子自主阅读”。下文将就“大声为孩子读书”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有成效进行探讨。
  1.读书活动开展时间:从胎儿开始,一直到孩子识字量逐渐达到基本能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读书”活动可以从胎儿期开始。有观点认为,婴儿月龄为2个月时。即可以进行适宜的阅读教育。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安东尼・狄卡斯伯和他的同事对给胎儿读故事书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婴儿可以辨认出一些出生前听到的声音”。他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婴儿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力,到他们可以看到和摸到书、了解字的意义和感觉到读书者的存在时,他们所学习到的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了。”可见,“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在胎儿期就可以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读书”活动越早开展越好,在胎儿期就可以开始进行。
  那孩子读书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笔者认为,可以读到孩子的识字量能达到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主阅读者了。家长的引导也就基本告一段落。而这。大概在12岁左右。
  总之,读书要从小开始,越早越好,一直到孩子有能力成为自主阅读者为止。“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书,以及太早停止阅读,都是大错特错的。”
  2.读书活动开展方式: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
  从小开始,每天最好相对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读活动。比如睡觉前是一个比较好固定的时间。这是因为,阅读爱上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耐心、需要坚持,每天进行,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
  固定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小时候可以15分钟左右,逐渐增加到每天半个小时。
  至于固定时间以外的其他时候,只要孩子愿意听、家长有时间都可以不计时地进行。把随时读书当成习惯、当成享受。
  3.读书活动过程:重在享受阅读,对孩子不附加任何条件
  读书的时候,愉悦的氛围、阅读带来的美好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有的规范。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端坐,不必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记住某个知识,不必担心孩子没有认真听,不必担心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就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总之,不必给孩子附加条件和期望,要做的就是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让孩子喜欢阅读,在无损自己天性的同时受到熏陶。
  有些家长会担心,这样孩子会不会没有好习惯?会不会以后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会不会漏掉关键的知识?会不会没有让孩子看到字因而未能增加识字量?
  其实,家长不必有这些担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利用阅读这一活动刻意去抑制这种天性,反而让孩子把这种阅读活动与不愉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反之,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这一成长规律,让孩子把阅读与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联系,“阅读”就会有如一颗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地扎根萌芽。因为,顺应了孩子的这一规律。孩子就有了真正的主动性,而“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水平影响其语言学习水明。”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没认真听,或者漏掉知识或者没有提高识字量a实践证明,孩子对所朗读的故事的专注度非常高。此外,早期阅读不等同于识字,目的也不是提升识字量,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造就成功阅读者。
  这种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规范,强调的愉快的氛围、美好的感觉的亲子阅读方式也是符合当代儿童教育和儿童语言教育的新观念的。因为它反映了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前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系统全面的知识,而是渴望学习的兴趣、习惯和不断增长的学习感受力:它还反映了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观念。
  4.读书活动的延伸:引导孩子将书本与现实生活结合
  除了读书,还需要将书本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奇妙。比如,读了书上关于“螳螂”的内容,可以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真实的螳螂,比如生活中看到蚯蚓,可以找到书上关于蚯蚓的图片给孩子看。让孩子体会到书本蕴含的无穷奥妙,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当然,其实,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家长为孩子读书,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只要稍微多用一点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喜好与关注,也会因此逐渐自己学会为孩子选择书籍。
  总之,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规范,各个家庭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只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多观察孩子,坚持读书,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得很好。
  二、“读书”时须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大声读书”须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以孩子为中心、遵循孩子的意愿进行朗读。要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遵循孩子的意愿,要反复
  这一点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要反复。反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可以说小孩子最喜欢反复了,可能因为反复的时候他有“又见老朋友”的亲切感,从而令他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我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讲《西游记》的画册,200多页,他听了又要听听了又要听,说真的,书那么厚,我真的有些讲腻了不想讲了,可是直到有个事情的发生,使我改变了看法。我记得。有一天,我在给儿子念到“嫦娥”的时候,儿子突然发问,说:“妈妈,原来‘嫦娥’不是‘鹅’,嘎?”“怎么这么说 呢?”我问他,儿子说:“今天老师讲了后羿射日,那上面有个嫦娥,是不是一个嫦娥?”“是啊”,我说。“那个嫦娥是个仙女。”儿子说。这个事情才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不是随意地听,其实他一直在揣摩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去理解。他之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听,其实是因为他理解力有限,所以他喜欢反复听反复咀嚼,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他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储存进脑子里不断消化的过程,等遇到类似这些信息的东西或是事件时他就会把这些提出来做比对……就这样,促使他不断地思考,从而使他(她)的综合理解力不断得到提高。可见,反复对孩子多么重要。明白反复对孩子这么重要,作为爱孩子的父母,我们不应该拒绝他(她)的这个合理的请求。
  事实上,“遵循孩子的意愿,要反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储存、理解知识以备他日进行知识的联接从而有助于理解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阅读者,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又尊重他人的完整的人。尽管是成年人给孩子大声朗读,但是,孩子始终是中心,孩子的意愿十分重要,遵循孩子的意思,才会避免孩子成为“被动阅读者”,才会使孩子始终是阅读活动的中心,才能有助于孩子成为自主阅读者。遵循孩子的意愿为孩子大声读书,这也是符合目前“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潮的。全人教育是目前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教育过程”。
  2.不随意发问
  家长在给孩子亲子共读时往往会忍不住向孩子发问,总是希望他/她能解释、能记住某些东西,这其实是成年人的功利心在作祟,是成年人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发问了?是不是发问都不好了?当然不是。问什么、什么时候问,这不应该以家长为主导,而应该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为主导。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家长学会克制自己,不要干预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去欣赏文字的美、体会文字承载的情感、理解文字所传达的知识,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解和思考,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个我是有深切体会的。最开始我给儿子读书的时候,总是希望他能记住、理解书中的内容或者是要点,于是,我常常会停下来,自作主张地去问他的问题,对这个做法我还很得意。总觉得这样儿子就有收获了。开始,儿子对此没什么意见,可是,逐渐地,儿子不是很耐烦了,可是,我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有一次,儿子很不高兴地说:“妈妈,你不要问了,不要打断我,我不喜欢回答。”我才开始反思我的这个行为。我在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才发现我太急切了,我这样做其实给孩子带来压力了。
  当然,其实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问题,事实上,孩子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共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传达给孩子,就不用平时苦口婆心地去“教育”、“指正”他(她)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3.朗读内容要循序渐进
  给孩子读书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的书比如版本比如内容等需求不一样。如果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读书,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不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而是反感阅读。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对有图画的,对简易的故事读本很感兴趣,可是,开始我没有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看过《木偶奇遇记》,当时被这本书迷住了。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就想给儿子讲。我记得儿子在4~5岁的时候,我就拿着《木偶奇遇记》的厚厚的译著跟他读,可是,因为叙述的文字太多,儿子不是很喜欢。我当时暂停了一下,可是,始终不死心,后来又给他朗读,虽然儿子没有明显反对,可是看得出来他对这种大部头的书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我一意孤行,还是给他讲完了。可是,我发现,儿子后来一听到我说《木偶奇遇记》就比较烦,我发现,自己错了!我还是急切了,只考虑到这本书好看。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这以后,我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如果我要给儿子引荐什么作品,我都会先给他看这个作品的简写本,让他熟悉了,再买文字逐渐增多的另一个版本,然后再买更多文字的版本。给儿子读《西游记》是个最好的例子。当时不知在哪里买了基本《西游记》的小画册,一本可能10多页的样子。买回来儿子还太小,不感兴趣。后来。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拿出来读给他听,他一听就喜欢了,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要听,听得都可以一字不漏地讲出来了还要听,看他喜欢,我就给他买了绘册(就是上面提到的),虽然有些文言文在里面,一点不影响他听的兴趣,看他喜欢,于是又买了适合小学生看的版本,他还是喜欢,又听了好多遍。于是有一天,我跟儿子说:“儿子,我有一本更详细的《西游记》。你要不要听?”儿子说要。我说有点不好懂哦,儿子还是说要听。于是,我拿出了原版的《西游记》讲给他听(当然,有些我是省略了的,比如关于佛教的很多东西等,因为这个如果他问起来很难给他解释的)。说真的,读得我头疼,不认识的字简直太多了,一般的作品我都是拿着就念,从不做功课(偶尔遇到不认识的,现就是),还可以声情并茂,可是给他读这个原版,我还要提前。可是,他居然不拒绝,而且,读这本书是从他随意翻到的一页开始的,就这样,听了一个多月,900多页的大部头他总共听了600多页。后来他不想听了,我就停止了。
  从《西游记》的朗读过程和《木偶奇遇记》的朗读,我很深刻地认识到给孩子朗读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和年龄发展规律,要循序渐进,同时也认识到。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孩子的接受力有时候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因此,不要成年人的想法去设定孩子需要看什么、应该看什么,或者什么看得懂什么看不懂,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4.坚持读书
  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而是一个过程。所以,只有坚持为孩子读书,天天为孩子读书,才有效果。
  首先,我们前面说过读书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只有天天坚持才会有效果。这种效果在几年后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你会发现,孩子的收获简直是你无法想象的。各种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其次,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养成天天离不开书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其实,我们做了这么多只是想以实际行动逐渐把孩子引上热爱阅读的这条路。因为我们不可能给他读一辈子。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这个习惯交过手。让孩子离不开书,这样,随着阅读量和阅读面的增加,理解能力会随之增强,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与日倍增,这种情况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终有一天会走上自己广泛阅读的道路。
  再次,我们天天坚持,这本身就绘了孩子无穷的榜样力量――那就是“坚持”。其实,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聪明人,往往是坚持的人有毅力的人,还有什么比爸爸妈妈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她)这个道理更好的方式呢?而天天坚持读书,不仅在“欣赏书本”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理解力。还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坚持”和“耐心”。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总之,家长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每天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是引导孩子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从而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因为,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体会到文字的美,让书本与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从而从心底里爱上书本、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逐日扩展孩子的认知面,通过广博的阅读,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为孩子进一步探知世界、进一步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阅读者成为可能;在大声为孩子读书中。家长始终坚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过程中,逐渐成为一名会思考、有主见的自主阅读者,使阅读与生活、与兴趣喜好相联系,促使孩子逐渐明白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明白阅读的有用性和重要性,真心爱上阅读。

推荐访问:孩子 引导 大声 爱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