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7:30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简易学具,成就精彩课堂:成就精彩课堂

发布时间:2019-02-23 06:30:35 浏览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悄然淡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活动中主动构建的“做数学”。在这种课堂中,“操作―建模―应用”成了基本的流程。因此学具制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操作活动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
  曾听过多次有关面积单位的公开课,对其中一节的引入片段,依然记忆犹新。
  片段实录:(课前师生各准备了三个袋子)
  1.师生出示第一袋的学具(如图一)。
  师:谁能说说哪个面积大些?
  生:A的面积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看看就知道。
  生2:把它们重叠起来比一比也行。
  师生把A和B重叠在一起(如图二)。板书:重叠法
  (评析:教师没有满足“看出的结果”,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两张简单的卡片在引出“重叠法” 的同时,实际上是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数学素质的培养。)
  2.师生拿出第二袋学具(如图三)。
  师:再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呢?
  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有的不断摇头,有的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图四)。
  师:有结果吗?重叠起来会怎么样?
  生:图形D上面多一些,图形C右面多一些,无法比较。
  师:看来“重叠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其他办法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两个图形都分成一些小方格来比。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请各小组动手分一分,试试看。
  (评析:对于不能直接看出结果的图形,虽然有了前面的活动铺垫,学生想到了“重叠法”,可学生不知道它是有局限性的。如何让学生认识这种局限性呢?正是学具操作,直观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3.展示分得的结果。
  师:哪种分法比较合理呢?
  生: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分法两图中的小方格大小相等,图C含有24个方格,图D中有25个方格,所以D图的面积大。
  师:第一种画的方格为什么不能比较呢?
  生1:因为C、D两图中小方格的大小不同,所以无法比较。
  生2:我知道了,当小方格大小相同时,谁含的方格数多,谁的面积就大。
  4.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两个图形哪一个面积大。 师生拿出第三袋学具。
  生1:图形E含有16格,图形F含有12格,所以图形E的面积大。
  生1:咦,不对,不对,应该是一样大的。
  师:怎么改了?
  生1:我把图形E和图形F叠在一起,正好重合,所以它们是一样大的。
  生2:我发现,如果画的方格大小不同,同样的图形所含的方格数是不一样的。
  师:所以,用画方格的办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求画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方格去比较,才显得方便。我们把这种用来比较的完全一样的小方格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评析:通过对不同画法的展示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方格大小相同”的必要性,因而有了统一和学习面积单位的需要。)
  课听到这,你一定会被那跌宕起伏的教学情节所吸引。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不到最后,你一定不舍得离开,离开了还让你回味无穷。此时数学的枯燥荡然无存!是什么把这短短的几分钟演绎得如此精彩?
  一、学具操作,制造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渴求,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出学生的这种渴求,并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不竭之源。而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更易达成这种教学目标。可面积单位这一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教师利用学具,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教学内容具有了操作性。
  第一次操作:比较A和B的大小,得出“重叠法”;第二次操作:比较C和D的大小,凸显“重叠法”的局限,形成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进而引出“数方格”。第三次操作:比较E和F的大小,再次制造认知冲突:方格数多的图形面积不一定大,使学生自然而深刻地理解了“数方格”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方格大小相等。至此,面积单位的概念引入已是水到渠成了。
  二、学具操作,体验概念的本质
  数学知识、概念及规律都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学具操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外显的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在学具操作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使学生的视觉与动作协同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升华。
  什么是面积单位?教材上没有给出定义,表面上看它是人们在测量面积时所带的“单位”,实际上它应该是一种计量面积的工具。这不需要学生掌握,但必须让学生感悟理解。教师抓住这个极易忽视的核心问题,以它为主线,在教学的引入过程就下足了工夫。不惜通过三次比较操作,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感悟面积单位的本质意义,进而理解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正是这些在观察、思考基础上进行的学具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以上操作,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总是让学生历经山重水复境,再得柳暗花明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热情被一同激发出来。
  如此看来,学具操作实际上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既可以释放自己的激情,习得知识,又可以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平台搭建得成功与否,与教师对学具本身的认识程度有关,与教师对教材理解、处理的好坏有关,与教师对教育技巧掌握的多少有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成就精彩课堂。

推荐访问:简易 课堂 成就 学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