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23:2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山岳崇拜【中国山岳崇拜信仰】

发布时间:2019-01-18 06:24:21 浏览数:

   费尔巴哈说:“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人类在科学知识匮乏,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面对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往往感到无助与恐惧。人们无法控制自然的力量,在浩渺的自然界面前感到软弱无力,对自然产生无尽幻想,认为人和一切自然物(包括宇宙本身)都具有看不到的灵魂,具有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它赋予了世间万物以生命。于是,人类的祖先就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视为灵异,对自然顶礼膜拜、讴歌祝颂,希望用祭献甚至符咒来左右主宰自然界的神灵,求其嘉惠和庇佑。“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代。”这种对天地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可统称为自然崇拜。山岳崇拜是先民对于山岳幻想下的产物,它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作为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最初的宗教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自然崇拜
   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依靠大山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适应山岳自然,并进行探索与斗争。山岳高大峻极,自然气候变幻无穷,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雷雨交加。面对大自然的威力,先民无法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感到自身的渺小,对山岳产生幻觉和恐惧心理,认为这一切都是由未知的神秘力量支配的,于是产生了拔地通天的山岳及其神灵是万物主宰的观念。因此,在原始先民对自然崇拜的认识中,山岳是上天给予人类的恩赐,它与天地同构,与日月同辉,居住在山岳中的神灵拥有无限大的威力,掌控者阴晴雨雪、灾荒祸福,山岳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人类早期崇拜的对象。
   从考古发掘的甲骨文和人类生活遗迹看,山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早期文献也记录华夏民族早已出现了普遍的山岳崇拜现象。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中的《山经》就集中反映了先民对于山川的崇拜意识。《山经》可以看作是中国第一部山岳地理专著,它以山为纲,纵横经纬天下地理形势,记载了26个山区,477座山。古代文献中,有相当多关于山岳信仰内容的记载。从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到传说时代的历史记载,多处出现对于山岳崇拜和祭祀的描述。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先民对于山岳崇拜的起源,至少应该在以农业为主的仰韶文化时代(距今约6100年至4400年)之前。殷卜辞中,明确记录了先民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地河山之神的崇拜,殷人已经将山神当成了求雨、止雨、祈福的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是从山林中走出来的,是大山的孩子。山林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食物和庇护。可以说,没有大山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史。《重修纬书集成》卷三《礼含文嘉》载:“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谷丰,雷雨时至,四夷贡物。”大山为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现存五岳庙宇中的大量碑刻也多次提及山岳为百姓提供资用,供养一方之语。
   在古人眼中,山岳高峻雄伟,云缠雾绕,是沟通天上与凡人的桥梁,名山更是通达上帝之所的必经之路。据《山海经》载:“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淮南子・地形训》载:“(昆仑之丘)或上信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而且几乎所有的山中都有神人和怪兽居住。《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礼运》曰:“山川,所以傧鬼神也。”《诗・大雅・崧高》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关于某某神居于某某山的记载,在《山海经》中更是难以胜举。
   2、社会崇拜
   随着社会的发展,山岳信仰不仅有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成分,还逐渐产生了社会崇拜的特征。山岳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山岳文化模式。《国语・周语上》以周大夫伯阳父的一段话为例,讲述了周人对于山岳和国家关系的认识。山川是国家生存立足之本,国民失去生存来源,沦为“天之所弃”。三川震,山势必崩,造成山、水资源阻塞,导致国家无所依靠,夏、商两朝就是这样灭亡的。“国必依山川”说明了山川对于国家而言的重要性,古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建议国家都城要依山傍水而建,祭祀山川祈求山神保佑,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生活的物资来源。
   祭祀山川是君王职责所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山神的赐福或降祸要视君王的“德行”而定,山崩与国亡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只有君王有德,祭祀有序,才可保山川常在,国泰安康。《诗・鲁颂・�宫》曰:“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岗如陵。……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是鲁国的宗山,不亏不崩,不震不腾,那是鲁人的福气,所以要“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自牡�刚,牺尊将将……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不断地祭享以祈求泰山“保彼东方,鲁邦是常”。这里也把山崩川腾看成是国之不幸,因而大事祭祀,祈祷泰山永远坚岩如常,保佑鲁邦。相反,君道毁坏,上天就会给以惩诫,山川震荡就是换代易位的征兆。
   国家凡有大事,必祭祀山岳。《周礼・大宗伯》曰:“国有大故,则旅于上帝及四望。”;《大司乐》曰:“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国家有大灾害,必须以哀礼悼之。《春秋左传・桓公六年》就记载有“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等语,遇到大的灾祸,要通过祭祀来破解。
   大量的文献记录了中国先民对于山的认知和体验。山是可敬的,山中物产丰富,可以提供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须物资;山是可畏的,它嵩高峻极,直指云端,建架起人与天之间沟通的桥梁,是通达天庭的必经之路,也是神人和怪兽的聚集之所,居住在山中的神灵有通天地、兴云雨、主万物生长的神力;山是国家之本,掌握着惩戒君王的职责,君王必须崇拜、祭祀山岳。总之,山是自然界神奇的精华,人对于山的感激、敬畏、恐惧和幻想都化为对于山的顶礼膜拜。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省级科研项目,编号:11JK0369;渭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编号:11YKS011。)
  责任编辑:翁婷皓

推荐访问:山岳 中国 崇拜 信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