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5日 01:45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_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08 06:31:13 浏览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内蒙古加快国内外区域合作步伐,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此为背景,本文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政策建议。
   一、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2-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2010年全区GDP总量为11620亿元,是2001年的6.78倍。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20.9:38.3:40.8演进为2010年的9.5:54.6:35.9,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的特点,初步实现了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超过22%,2010年突破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618.40亿元,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2001-2010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1.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农牧业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经济中“资源型产业独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
   (1)农牧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化进程缓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二是农牧业产业化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粗放型农牧业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地区间和领域间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精深加工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各类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与经济合作组织和农牧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工业经济中资源型产业比重居高不下,制造业比重下降趋势明显问题十分突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快速上升而制造业比重快速下降。这种变化,一是反映了资源型地区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即采矿业比重变化与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内蒙古采矿业比重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煤炭和各种矿产资源市场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二是反映了工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制造业在资源型地区中一般都处于发展的“劣势”,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角度看,高度关注制造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应该成为内蒙古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3)服务业总体规模较小、发展不充分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一是服务业总体规模较小,比重低。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产业占较大比例,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2009年内蒙古服务业中,增加值规模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为915.89亿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773.29亿元,加上住宿和餐饮业294.73亿元, “两通”(流通、交通)增加值合计所占比例达到53.67%。传统服务业大多位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占据产业链高端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内蒙古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展不充分,比重偏低。与此同时,服务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使得服务业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动力严重不足。三是“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服务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服务业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整体呈小、散、乱状态;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不但整体规模小,占服务业的比重低,更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朝开夕闭”,难以发展壮大。
   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未来发展面临着各自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1)能源工业。煤炭―电力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煤电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是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居于全国首位,但还存在着风电产业链条短、风电成本高、电力输送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虽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是目前还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没有向中下游产业进行有效地延伸,市场竞争力不强,也缺乏相关政策和规划的支持。
   (2)冶金工业。目前,内蒙古冶金产业发展中处于产业上游和低附加值环节的金属冶炼业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并在冶金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内蒙古生铁和钢产品的产量达到2699.01万吨,占钢铁企业产品总量的62.39%,而处于下游环节的钢材和铁合金的产量只占钢铁企业产品总量的37.61%。此外,铜、铅锌和稀土等有色金属产业也仍然停留在提供初级产品阶段,加工转化率十分低下。因此,从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出发,内蒙古冶金产业需要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继续向深加工和新材料环节迈进。
   ⑶农畜产品加工业。目前,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市场盈利状况良好,主要农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主要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产生了蒙牛、伊利、小肥羊和鄂尔多斯等全国知名品牌。但是,总体来看,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是除几家大型企业外,加工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与世界上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国际竞争力较弱。二是加工技术普遍落后、创新能力差。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的延伸和继续,而是具有制造工业性质,将高新技术如挤压成型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和力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远红外技术等广泛应用在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中,生产工艺先进、管理科学严格、产品质量优良、花色品种丰富。内蒙古当前的农产品加工业除少数企业经过技术改造,技术装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外,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新工艺采用率很低,深精加工很不充分,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的技术水平。三是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到80%左右,内蒙古只有30%左右。从其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来讲,还处于低水平、浅层次、初级加工阶段。同时,农畜产品加工产品仍然停留在生活日用品方面,用于工业用途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还未形成,食品方面的精细加工业也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向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延伸和拓展。
   ⑷建材业。内蒙古建材产业的产能较大,其中水泥行业已经形成年500万砘左右的产能,陶瓷建材和高岭土生产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内蒙古建材产业未来发展中,还迫切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在实行总量控制前提下,需要突出重点,不追求数量增长,重在调整结构,努力发展技术先进、上档次、上水平和成规模的生产线,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性能优良建材产品的需求;二是努力推进技术进步,重点围绕环保、节能、节地、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提高效益和替代进口,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企业结构升级;三是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建材企业,实行分类指导,促进乡镇建材企业技术、规模和结构升级;四是空间布局方面,产业发展要重点布局在建设规模集中和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本着经济建设型建材工业先行原则,加大对建材工业投资需求的力度,实行重点倾斜。
   ⑸化学工业。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电石资源和盐碱资源为发展煤化工、盐碱化工和氟化工提供了丰富的条件。从发展现状看,内蒙古化工产业仍然处于产品初加工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向下游产品延伸,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集群化发展,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⑹装备制造产业。近些年来,内蒙古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大省相比,装备制造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三弱一滞后”: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小,整体竞争力弱。二是产业链条短,零部件配套能力较弱。产品结构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产品多;普通设备多,高技术含量和特色产品少;单项设备多,成套和大型设备少。一方面,缺乏一批市场份额大、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具有系统集成和工程承包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协作网络尚未形成规模,众多小企业“全而不专”,主要企业缺乏本地配套产业群的有效支撑。三是主要工艺装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由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滞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四是国有企业比重高,改革步伐滞后。我区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主机企业大多数为国有企业,企业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整合重组、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困难。总体来看,内蒙古装备制造业还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产业竞争力较弱,但是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未来发展需要立足自主创新、发挥特色、面向市场,做好“四个”结合:一是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围绕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部署,结合当前扩大内需的相关工作,既重视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围绕比较优势,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入手,突出抓好骨干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装备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四与其它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与黑色、有色、化工及能源、交通等产业发展相对接,并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3.产业发展的企业规模结构方面,集群化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这突出表现在:第一,企业规模比较小,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2009年内蒙古规模工业企业户数为4465户,其中大型企业65户,中型企业536户,小型企业3864户。可以看出,内蒙古规模工业企业的户数虽然不少,但大中型企业户数只占到企业总数的13.46%。第二,从组织结构来看,与典型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相比,内蒙古产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单一化、同质化和封闭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虽然小企业数量较多,但是由于产业发展方向同构化现象非常严重,因而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尚未形成,企业之间难以实现模块化分解和业务外包,难以形成供应商队伍、各种投入品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企业难以从共享的市场中得到好处。二是缺少足够的相关企业和机构来聚集,这使得产业集群的企业群不能成“片”,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集群特点,也不能形成很好的发展氛围。三是“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比较弱。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中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企业科研能力弱等原因,集群缺乏发展后劲。不仅自主研发能力弱,而且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制造业集群出现严重的“技工荒”,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和四流劳动力”的现象。四是企业之间缺乏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第三,从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结构分析,普遍存在着结构与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一是产业集聚区内普遍存在重工业比重较大,轻工业比重较小的现象。由于一些该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没有发展起来, 这势必会导致产业集群的适应性较差,在重工业发展缺少相应加工工业相配套的情况下,当市场需求出现变化时,经济缺乏转换能力, 难以保持产业集群的快速、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是二、三次产业比重不合理。总体而言,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与第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金融保险等产业比较薄弱, 致使产业价值链脱节, 主干企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严重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是产业演进断层,新产业比重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对传统产业带动力不足, 无法使现代的知识性要素渗透到传统的生产要素中去,这样既不利于传统产业集聚区的升级改造,也不利于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很难实现地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内蒙古还存在着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机构发育缓慢、信用和融资环境不容乐观等突出问题。
   4.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方面,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增大
   内蒙古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型区域,近年来,重化工业大发展是其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内容,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内蒙古在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方面任务十分繁重。尽管内蒙古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国家的要求相比,用“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相衡量,还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突出表现在:一是节能意识有待提高,广大居民和企业仍然停留在被动阶段,主动节能意识不强;二是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和统计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配套法规体系;三是节能监测、统计、计量等基础工作滞后,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四是企业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五是企业节能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和节能任务不相匹配;六是能源统计考核,节能指标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近几年内蒙古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治理形势十分严峻,表现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数比较大。虽然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治理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既要偿还环保历史欠账,又要做好当前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又带来新的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增强。因此,从总体上看,虽然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经济高速增长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如何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是内蒙古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5.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方面,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基于地区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内蒙古各旗县(市区)各类园区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相互分割、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一是形式上重视园区发展规划,但是园区发展规划贯彻不到位。在各旗县区党委和政府政策指引下,各园区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发展规划,基本上包括了园区定位、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但是,在操作层面由于各园区或各旗县区为了追求投资、上缴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利益,在项目引进上往往与原有的产业定位相背离,使得规划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形式主义。在地方利益驱动下,园区间相互恶性竞争难以避免,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分工很难与自治区整体的产业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实现有效对接,这直接影响了内蒙古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阻碍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各旗县(市区)园区间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没有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分工与协作网络,园区核心竞争力较弱。园区产业同构现象,必然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方面,使各园区在招商引资上引发各园区在资源、项目、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无序竞争;另一方面,恶性竞争又会使得业已存在的低层次产业同构现象在更多的园区范围内蔓延。这两种现象的存在都容易引起趋利为动力的园区企业目光短视,不重视科技投入,使得园区高新科技含量低,从而降低园区核心竞争力。三是园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公共服务平台严重短缺。理论上而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的各种类别的高新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所集聚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过程带来成本节约,只有企业享受到集聚过程中公共成本的减少和集聚效益的增加,才能增强企业常驻园区的向心力。事实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短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缺失会成为内蒙古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的“软肋”。其次,开发区、工业园区与行政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内蒙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园区面积的不断拓展,工业园区与行政区划之间相互交错重叠,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也开始不断显现,突出表现为实际操作中面临着如何与相关的乡镇在行政隶属关系、财政体制、土地管理、市政建设等方面协调好关系的现实难题;多层重叠交叉的管理体制在同一地区同时并存,这严重加大了统一管理和协调的难度,提高了行政管理成本,并给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一定难度,从而束缚着工业园区和经开区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三)未来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取向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十二五”以至更长时间范围内,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在做强做优采矿业和电力生产业前提下,选择延伸产业链和培育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等多种方式同时并举的多元复合路径。也就是说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走强化薄弱环节和补足“短板”为主要内容的功能性调整之路,而不是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产业转型之路。
   为此,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取向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牧业;巩固提升能源、冶金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地位,把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步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一)总体思路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加快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强内蒙古与发达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及推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内蒙古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土地和人力资源等优势,着力加强与发达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合作。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按照“布局优化、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基本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和承接模式,高起点、规模化、有针对性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鲜明、多元发展和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二)基本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基础上,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五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实现区域联动和互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六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三)承接重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以及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总体安排,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深加工、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重点承接为自治区特色产业配套和延伸加工的项目、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劳动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有自治区特色的高新技术项目,不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空间布局要按照点(中心城市、重点乡镇与开发区、工业园区)、线(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轴线)、面(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来展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梯级扩散和地理轨迹的有序转移,在全区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联系、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块状经济新格局。
   1.推进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和国家能源基地建设
   以国家建设重要能源基地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内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优势,加快四大战略区域的能源合作步伐,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企业资产重组,推进资源整合,建设一批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建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矿区,建设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重点发展大型风能、太阳能项目,适度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打造蒙西、蒙东两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建设一批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发电基地。鼓励城市发展背压机组实现集中采暖,允许符合条件的地级城市发展大型热电联产,合理安排工业园区热电建设,在特大型洗煤厂周边优化布局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2.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
   充分发挥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提高开发和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国家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业群。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全力打造钢铁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服装纺织鞋帽小五金产业集群等。
   4.努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优势制造业发展水平,培育发展风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化工装备、冶金装备、环保及综合利用装备和农牧业机械,扶持发展乘用车、新型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通用飞机制造项目建设。加快模具、关键零部件生产,发展配套产业,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推动形成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当前,一是重点承接乘用车、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装配及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配套生产项目,打造汽车及配套产业集群。二是重点承接火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煤炭机械、化工机械、农牧业机械及其配套零部件生产项目,打造专用机械设备制造及配套产业集群。
   5.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有序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重点承接高性能技术成熟的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储氢、稀土催化材料及元器件生产项目,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二是围绕打造“多晶硅―单晶硅―电子级硅片和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业链,重点承接硅材料应用项目,发展硅材料及其应用产业。三是重点承接重水堆、压水堆、气冷堆系列民用核电燃料组件以及钍资源开发利用,高纯锗及光纤通讯等项目,发展锗、铀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四是重点承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纯石墨碳块、石墨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负极材料、动力锂电池、石墨乳、柔性石墨、石墨制品等石墨深加工项目,发展石墨、碳素深加工产业。五是重点承接动植物蛋白提取、微生物制剂、农畜产品有效成分提取、新型药物制剂、生物药用原料等现代生物制药项目,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六是围绕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承接高清晰度彩电、光存储设备、液晶显示器、高性能计算机以及配套元器件,石英晶体谐振器、发光二极管、高能电池等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项目,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七是鼓励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蒙药、生物疫苗和生物育种,加强生物发酵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培育壮大一批节能环保企业。推进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地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区建设。
   6.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一是围绕服务工业生产,重点承接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和技术成果转化、质量体系认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以及大型物流中心、集散基地和专业化市场建设项目,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二是培育壮大金融业,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服务,加快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扶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边境旅游,推动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建设;发展特色专项旅游、沙漠探险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公路、景区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四、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统筹,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一是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二是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三是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二)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改善招商环境。规范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一是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二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四)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一是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二是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三是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1.国家层面。一是中央财政应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二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三是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四是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五是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六是鼓励东部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自治区层面。一是下放项目行政审批权限。凡是国家限制以外的非资源型产业项目,除国家明确不允许下放审批权限外,其它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批的一律下放到盟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批。属于自治区环保厅审批的项目环评,在园区规划环评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先配置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审批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制定税费优惠政策。三是财政政策方面,自治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集中支持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投资引导;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加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自治区资源勘探资金要重点投向非煤矿产资源勘探勘查。四是金融政策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加大贷款支持力度。五是土地政策方面,非资源型产业项目用地,自治区和各盟市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可适当倾斜。六是电力政策方面,鼓励我区已建成投产但不能满发满送的火电机组和相对集中的风电场,采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自治区达到规模化标准的优势特色产业及承接落地的重点加工项目联合重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七是资源配置政策方面,加大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力度,重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投资规模大且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转移项目、大型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配置煤炭资源。八是企业重组政策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组织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链条重构,进行联合重组,鼓励源头企业与深加工企业就地配套、就地协作,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经济学部)

推荐访问:内蒙古 发达地区 承接 产业转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