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4日 20:22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用78个人制造一间咖啡馆_就想开一间小小咖啡馆

发布时间:2019-02-17 06:17:32 浏览数:

  作为一次创业,它显得虽然真诚、但过于浪漫―用民主的方式经营一家由78位股东合开的咖啡馆。78位陌生人集合在一起,带着各自的想象和期待做一件他们都不曾经历的事,他们的梦想能实现吗?
  
  “如果在你的正常生活之余,又拥有了一家咖啡馆,你愿意为它做什么?你希望通过它获得什么?”《好运・MONEY+》把这两个问题提给了78位正在经历这样一件事的人。
  他们是同一家名叫“很多人的咖啡馆”的股东,确切地说,是这78个人合资一起开了这家咖啡馆。和多数一个老板说了算的小本生意不同,这家195平方米大小的咖啡馆,无差别地属于这78位股东,他们都是老板和主人。
  这么一家有78位主人的咖啡馆的来历有点疯狂:2010年北京的冬天长达5个月,阴冷的天气让蚊二妞打不起精神。蚊二妞是安徽人,研究生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在一家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全部生活围绕着工作转,她觉得这样的日子“有点疲倦”,“多想面对阳光端一杯咖啡”。在男友的一番怂恿下,她冲动地跑到豆瓣网上发了个帖子,题目叫《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间咖啡馆吧》。
  蚊二妞的帖子发表时间是2011年1月7日,一周后,她就收到了140多人的投资报名。做过许多白日梦的她,没想到这个随便发出的倡议居然能有这么多响应者,她决定做下去。
  前50位报名的网友成为了咖啡馆的第一批股东,经过确认,50人共集资20多万元。一位有开店经验的网友莫克看到他们的筹备帖子后,在旁边帮他们算了笔账,一间咖啡馆1年的运营费用至少要70万元。于是咖啡馆又吸纳了30位股东,总融资额提高到了41万元,并在股东内部筹借了10多万元运营资金。5月,咖啡馆进行了第一次全体股东大会,9月10日,很多人的咖啡馆在北京芍药居的一幢商用楼的半地下室里正式开业。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最低500万元注册资本,所以很多人的咖啡馆最终选择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可超过50人,所以在营业执照上,负责运营咖啡馆的“北京很多人文化有限公司”只有22名出资人,更多的股东是通过“代为持有”的形式成为“虚拟股东”。实际上,许多股东也始终仅以一个虚拟的ID存在于网络上,至今还没有哪一位股东见到过余下的全部77人。
  
  “学校里的评价标准很简单,成绩考得好,科研做得好,能和同学玩得来就可以了。但是在社会中生存,要看你是不是一个足够谦卑的人,创办咖啡馆给了我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让我以一个安全的方式提前加入到了社会中。”这是博士交给我们的问卷答案。
  但在股东们看来,这位北大数学博士依然是大家眼中最典型的文艺男青年,还有,乌托邦主义者。在成为咖啡馆的股东之前,博士的梦想是有一间自己的研究所,养一票很闲的科学家,不用担心科研经费,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博士为很多人的咖啡馆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我们的国必须被信仰》,文章中写道:“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是那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做到,所以我们搭建我们的国,试图接近这个是非率。”
  负责宣传工作的股东吧嗒吧嗒把这篇文章称为咖啡馆建设的指导纲领,她对博士表示出真诚的信服,她还向我们重申了咖啡馆的官方口号―良好的制度设计+对民主议事规则的尊重+彼此信任+对人宽容=很多人的咖啡馆。
  咖啡馆确实实行了一套绝对民主的制度,在第一次全体股东大会当天,十几位股东通过自主报名、站台演讲的方式参与竞选,最终选出5名董事、2名监事,得票数最高的蚊二妞出任了董事长。他们还成立了注册、选址、宣传、工艺设备、法律财务、活动策划、行政、装修选购、运营9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举出一位第一负责人和1至4名协调人。博士说:“大家对咖啡馆的想象都不一样,如果有冲突就投票,大家觉得这届董事会做得不好,下届董事会竞选时就投票把它们换掉。最终的权力还是在股东手里。”
  这是很理想化的设计,可几十人管理一家店和一个老板拍板相比,争论的成本高出很多。于是股东们经常被问到,大家不是都说“人多办不成事”、“三个和尚没水喝”吗?博士会回答,我偶尔会做一把赌徒,用1%的概率去博1000倍的胜率。
  这个咖啡馆,是一场实验。
  
  很多人的咖啡馆里有一道招牌咖啡名字叫“梦想”,杯子上层覆盖厚厚的奶泡,下层将咖啡和橙汁混合在一起。咖啡是涩的,橙汁是酸的,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实在挺怪。可据说,这道招牌咖啡在设计时想传递的信息就是“梦想本来就不是一件很甜的事儿,它是酸酸涩涩的”。他们还有一套相关理论教育顾客―阅历不那么丰富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梦想”不好喝,说明你还没有认识到梦想、社会的残酷性;只有三四十岁的人才会觉得梦想就是这个味道。
  不过,被这套理论说服的人不多,很多人抗议之后,“梦想”被改良了,把橙汁换成了果酱。
  敢推出“梦想”这样的招牌咖啡,很多人的咖啡馆在一些专业人士眼里看来显得很“业余”。业余的还不止这些。
  在咖啡馆选址时,一群理科男股东经过一番调研,判断出“芍药居会是下一个咖啡馆聚集地”,现在这个迹象还没表现出来。虽然这个选择更多是被成本牵制,但半地下室的位置确实不易被找到,而且同座楼中还有两家招牌更大的咖啡馆。
  因为只在豆瓣和微博做过一些推广宣传,来这里的人多半是一些爱泡豆瓣的、20岁上下的学生。工作日的白天时间客人很少,即便到了晚上,咖啡馆里坐着的大部分人也是股东们的亲朋好友。
  晚上不到10点,店员就会播放起萨克斯曲《回家》,如果顾客还不自觉,店员会在柜台后用话筒提醒:“本店就要打烊了,谢谢您的光临,出门时请您带好随身物品。”偶尔,还会有结账时找不开零钱的小状况。
  确实,这家咖啡馆的股东里有软件工程师、学生、私企老板、公务员、小店主、主持人、服装设计师,还有摄影发烧友和自由投资人,唯独没有人经营过咖啡馆,甚至挑不出一个对咖啡特别懂行的人。他们也没有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当初发帖帮忙计算成本的那位“场外指导”莫克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顾问,后来老胡接管了这件事。老胡大概是咖啡馆里最懂咖啡的人了,他开过三家咖啡馆,现在还负责着两家店的经营,但他不是股东,也只以顾问身份帮忙进行一些把关。
  既然大家都没有经验,又要求广泛参与,股东们就依照选举结果各司其职,像发明那杯“梦想”一样,凭着想象去做,有人就在其中玩儿得很high。
  韩语专业毕业的小熊因为“想象力够丰富”被推选为咖啡馆的“创意总监”,负责咖啡馆几乎所有的活动策划。这个说话带着可爱台湾腔的福建女孩,在根本没考虑能否盈利的状况下,把实习时挣的4000元钱投入到了这个咖啡馆。“老妈问我咖啡馆资本额多少,如何分成,我从来都说不知道,害得我被全家人骂。”
  小熊加入咖啡馆的最初想法是,找个地方把自己乱七八糟的浪漫想法通通实现。每周放映两次的文艺电影都是小熊挑的,因为成本的问题,咖啡馆放映的电影大多还是从网上下载的,有时她会翻墙去下电影。
  在实际操作中,她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那么浪漫。她和几位股东去其他咖啡馆学习取经,感叹人家太厉害了,“跟我们完全不是一个level的!”这个1989年生的女孩最大的苦恼是怎么统一股东们的意见,经常有人跟她说咖啡馆固定活动“给力咖啡学院”可以找一堆大白腿MM,人气一定会爆棚,或者干脆办场相亲活动。“我一直反对,咖啡馆不是酒吧,即使俗也不要显得这么俗吧。”
  她得意地指着咖啡馆吧台上的logo说,这是自己拿咖啡渣画上去的,后来遇水还顺着吧台流下来了,被蚊二妞“臭骂”了好久。不过也有股东对她说,“挺有后现代感”。
  像咖啡渣logo这样的细节设计和装饰算得上这间咖啡馆的一个亮点,毕竟想开咖啡馆的人,大多都有文艺青年特质,每个人都能发挥一些创意。但在其他方面,不够专业造成的问题就更多了。
  就拿咖啡馆里还算有特色的装修来说,在更有经验的股东yes看来,也是非常让人崩溃的。他在咖啡馆的豆瓣小组里写道:“装修前让先找人出设计图纸看效果,结果没有采纳;让装修队只负责清工,主材采购完全由我们负责,后来也没有采纳;水电改完后听说有800米非常愤怒,马上安排左中堂等找人看电路的图纸并让二妞约装修队第二天晚上谈判,说实话赶过去看这样的装修状况,砸墙的心都有。”
  yes自己拥有一家公司,是78个股东里最有全方位运营经验的。他原本是最初的5名董事之一,但由于自己公司的业务太忙,只能退出董事会。“实在不忍心剥夺他的休息时间,他实在太忙了。”吧嗒吧嗒说她有时要在QQ上等到凌晨2点,才能有机会能和yes商量一下咖啡馆的事宜。
  时间和精力是所有股东面临的统一问题。股东里只有一名全职的店员,其余的人都是业余时间来做事。蚊二妞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还不知道她在外面开了一间咖啡馆,她担心会被认为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咖啡馆筹备时,她必须投入很多精力,就偶尔谎称身体不舒服,如今家住南城的蚊二妞已经尽量减少来咖啡馆的次数,每周只过来两次。
  虽然股东里有专门在公关公司工作的人,也是时间原因,接待媒体的工作落在了原本羞涩的吧嗒吧嗒头上。原本博士负责协助她阐述咖啡馆理念,但他也有自己纠结的事,他对自己几次接受采访时的表现很不满意,觉得并没有表达出咖啡馆的精神内核,后来甚至不想面对媒体了。
  
  我们向78位股东群发的提问邮件,经过一周的收集,最终收到了43封回复。大家的答案分为三类:一类是浪漫型,尽力描述自己的咖啡馆梦想,并兴致勃勃地说出想为它做的事;一类是茫然型,虽然对参加这样一份事业充满喜悦,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多身在外地的股东为自己并不能亲身参与流露出歉意;还有一类是沉默型―在投资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没有给予我们回复。
  吧嗒吧嗒说,菜农就属于那种“有活动的时候很配合,大部分时间处于隐形”的股东。菜农交回的问卷答案里说,加入咖啡馆是为了“收获朋友,做人生该做的一件事情”,而他希望自己能“让咖啡馆快乐起来”。可股东几次开会他都在出差和加班,没有选上什么职务,也没有机会参加咖啡馆的前期筹备,这让他颇为沮丧。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咖啡馆的股东们也慢慢分成了执行者和发表议论者这两类,有的股东开始抱怨,很多人的咖啡馆变成了少数人的咖啡馆。
  在第二次融资后,咖啡馆本来一共有80位股东,其中一位在选址之前就退出了,另一位right是个咖啡师,本来承担店长工作,在开业之后因为处理不了如此多方的意见也选择了离开。这些争论和事件经过,都被张贴在很多人的咖啡馆的豆瓣小组中,向所有人开放。虽然暴露了咖啡馆的种种问题,却也成为它的特色之一。
  咖啡馆现在的运营顾问老胡,参与这家咖啡馆的理由是,“多人合作的模式给咖啡行业带来一种震撼”。但是他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这个事的投资回报率有点低。“股东多不能说是一个优势,只能说是一个特色。现在大家由于对这个模式的好奇和网络传播的效果,从四面八方来了解情况,但是终有一天好奇心会褪去,咖啡馆的运营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定位、定价、针对的消费群体等最基本的问题上来。”
  老胡跟蚊二妞讨论过,以后是否能收购一些投资比较小、觉得现在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的股东的股份,或者以后再开分店,他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和更多的精力。不过,这意味着咖啡馆会逐渐筛选出核心人物和诞生更为强势的领导,又与咖啡馆最初的公平民主的核心理念矛盾。蚊二妞还不能接受这种变化,毕竟这个“很多人”的理念最初也是她和男友一起构想出来的,她还在招募股东的帖子中承诺过,“钱并不是交给我,而是大家一起来用。我也不会辞职来开店,募集到资金后将按照有限公司进行注册,大家会成为公司的合法股东,按照股份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老胡还支过一些别的招,例如,很多人的咖啡馆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公司,以后就更往文化的方向去发展,以咖啡馆为平台,跟公关公司合作,开品鉴会、发布会;在咖啡馆里销售一些创意商品;或者让股东们利用各自的职业优势提供互动服务,搭建一个线下SNS平台。
  讨论到商业模式,似乎是股东们更不擅长的了。在这群股东们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大家都不在乎钱。问卷答案中,几乎没有人提及盈利或分红的事,更多人像菜农一样只是想来“结交朋友”。而那些消失的股东,似乎更没有拿这笔投资当回事。这种洒脱反而可能成为咖啡馆将来最大的问题。
  现任店长方然对此最有感触。漂亮的方然是一名歌手,平时偶尔接一些并不稳定的商业演出活动,被选为店长后,没有演出的时候她都会来店里待着。几个月下来,她感叹,“没想到赚钱这么难”。当不少股东还沉浸在制度讨论的兴奋中时,她最快明白,只有咖啡馆盈利了,他们才能继续玩下去。
  yes在卸任董事的时候也留给大家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咖啡馆开业2个月后去看了一次营业额,“心情比较沉重,这样的情况若持续下去,我们的梦想就会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来得快,去得也快!……梦想虽然重要,现实也很残酷,咖啡馆要想生存好,必须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可这个咖啡馆对大部分股东来说只能算是生活中的一个bonus,战斗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yes自己也拿不出来的。
  
  蚊二妞的招募帖子和咖啡馆小组里的公开讨论,让很多人的咖啡馆在豆瓣上有了不小的名气。许多媒体来咖啡馆进行报道,网上冒出各式各样的“很多人”书店、咖啡馆、餐厅的招募帖子,许多城市都有了复制者,还有不少人来店里取经。
  每个慕名而来的人都会在股东相片墙旁边细细观摩一番,这是股东小缱的杰作。她把80个相框摆成了一个鱼的形状,“希望我们能像鱼一样自由”。
  小缱的男朋友小五也是很多人的咖啡馆的股东,他们俩就在咖啡馆里因为工作相识。小五说,小缱有一个梦想是开一间温暖明亮的咖啡馆,也许将来他们俩会再合开一个。毕竟在这个78人的咖啡馆里你不能百分之百实现自己的想法,你只能是1 / 78。

推荐访问:一间 咖啡馆 制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