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07:25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美日两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的经验教训]美日同盟利益

发布时间:2019-02-18 06:15:32 浏览数:

  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拓展,是所有大国都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大国发展过程中需经历的一个阶段。西方国家从航海大发现开始了追寻海外利益的征途,到今天已经有近60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以剥夺其他国家发展权利来获得利益的做法当然不可取,但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做法仍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本文以美日两个国家为例,分析它们的经验和教训,以为中国所用。
  美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美国实力远超其余国家,其国家利益遍及全球。它的海外利益发育、培植和拓展都远远领先于中国,总结美国海外利益维护和拓展的经验教训,启示作用重大。
  第一,从结构上看,由于美国海外利益出现已久,对这一利益的认知已经很成熟,加上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原因,海外利益作为国家利益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美国各个层次的国家利益之中。
  建国初期,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对于欧洲及全球事务并不关心,加之爆发过一次内战,国内建设被放在首要位置,其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直到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首次明确表达了美国对于海外利益的关注,把美洲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后,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巨变,美国的国家利益逐步向世界各地延伸。冷战后,美国一强独霸,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一时期,美国的国家利益遍及全球,在很多地方都有美国的军事力量存在。
  通过考察美国国家利益的发展,会发现美国的海外利益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壮大和海外军事力量部署而出现,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美国当前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决定了它的海外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在2000年7月出版的《美国的国家利益》一书中,提到美国国家利益按重要性划分为:生死攸关的利益、极其重要的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四大类。其中几乎每项内容都包含着美国的海外利益。
  第二,从内容上看,美国对海外利益的界定非常清晰,并有长远的战略利益诉求。此外,美国还把自身海外利益的内容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体系的稳定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美国海外利益的维护和拓展具有针对性,效果明显。
  纵观美国的海外利益,分布在国家利益体系中的各个层面。在生死攸关的利益层面,包括海外利益有:预防和降低美国海外驻军遭受核及生化武器攻击的威胁;保证美国盟友的生存,塑造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体系;保证全球主要体系(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应和环境)的活力和稳定等。在极其重要的利益层面有:防止重要地区特别是波斯湾地区出现霸权;在重要地区防 止、控制和结束冲突等。
  第三,从海外利益的分布来看,美国海外利益的地理分布广泛,且与海外利益内容密切相关。由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国际体系的主要维持者和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它的海外利益与国内利益紧密交织,其分布遍及全球,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很难把它局限于某一区域。
  2000年7月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出版的《美国的国家利益》一书,对之后10年美国在世界主要地区和重大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作出了归纳,按利益的轻重次序列出五个地区和六大问题。在五个地区的生死攸关的利益是: 1 .中国、日本和东亚。与东亚主要潜在战略对手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确保韩、日保持独立、自由,并在重要的全球和地区性问题上与美积极合作。2 .俄罗斯。防止俄向美发射非核武器;与俄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确保俄核武及可用于武器制造的核材料安全可靠、万无一失。3 .欧洲与北约。确保欧洲盟国的独立与自由;北约仍应是联系欧洲与北美的强大而有效的政治军事联盟,应将其地理范围和使命扩大到欧洲以外。4 .中东。确保以色列的生存和自由、保障世界能源供应稳定、不使该地区仇美国家获得新式或更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5 .西半球。确保美边境不出现敌意或崩溃的国家。
  第四,从海外利益维护和拓展的手段来看,美国具有全方位、多手段、多层次的特点。首先,美国的海外利益广泛分布于全球,但美国并没有全部都靠一己力量去维护,它通过结成盟友和组成国际组织的方式,减轻了自身的负担。如在“9・11”之后,美国就一直鼓励中亚各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支持它们参与欧安组织、北约和其他西方组织。而且,在2010年5月27日奥巴马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特别强调了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振兴其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保持其海外影响力。
  其次,美国充分运用外交、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等多种手段维护和拓展本国海外利益。通过外交手段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制定国际贸易、投资及领事保护等法律;设立保护和支持海外投资经商的政府机构;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使用军力控制全球石油战略枢纽,保证石油产地、输油管线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海外军事基地是维护其海外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部署了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成为保护美国海外利益的坚强后盾。而且军事基地兵力强弱直接与海外利益大小相一致。比如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调整了其全球兵力的分配,缩减了西欧地区的基地规模,增加了在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基地数量。
  最后,美国通过把自身海外利益与国际体系稳定和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相连接,通过承担和履行必要的国际责任,扩大其利益存在的合法性,间接实现国家的海外利益。美国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承担了巨大的国际责任,提供了很多的公共产品。通过加强文化的对外输出和物质的对外援助,美国扩大了其国际社会影响力。这些都让美国政治上受到支持,经济上得到回报,安全保障上得到加强,不仅维护了既有海外利益,而且也大大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利益。
  日本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国,它的海外利益维护和拓展也是发展了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在海外经济利益和海外政治利益的维护和拓展上,日本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汲取。
  海外政治利益
  日本海外政治利益的拓展一直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国力迅速提升。随着日本实力的提升,也开始加入了殖民行列,对亚洲邻国进行扩张,向外拓展海外政治利益。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首先扩展的对象就是朝鲜。1905年,日本宣布吞并朝鲜。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起草《田中奏折》,成为鼓吹对外扩张的纲领性文件。
  从吞并朝鲜到二战开始,日本海外侵略的步伐一直不停,而且比较顺利。二战日本最终战败,本土被战胜国驻军,标志着日本海外政治利益扩张的失败。
  二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日本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一度超过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开始重新考虑扩张海外政治利益,恢复所谓“正常国家”,但由于其对自身的侵略历史缺乏反省,亚洲各国对日本的政治诉求顾虑重重,使得日本海外政治利益的扩张遭遇障碍,效果不显著。
  海外利益扩张――海外直接投资方式
  日本海外经济利益扩张在二战前是伴随海外政治利益扩张而进行的。
  二战后,日本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加上历史原因,海外经济利益的扩张先于海外政治利益,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海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援助。
  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经济发展目标首先是恢复与扩大国内经济。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日本很快进入经济成长的道路,与此同时,日本对外投资也迅速增长。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依时间顺序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国家。
  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规模极其微小,领域也有限。在1951年-1962年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额为439万美元。投资地域倾向地理相近的东南亚国家,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投资中心。这一阶段,日本海外直接投资重点是为了获取资源,确保本国资源供应。因此,这一时期的海外投资产业主要是能源型产业。
  70年代末,随着石油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经济秩序混乱,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方向发生转变,发达国家所占比重逐渐加大,1991年底,在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中,发达国家比重由10年前的46%提高到65%以上。这一阶段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展,不再局限于资源开发,也开展了对制造业、商业方面的国际投资。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巅峰阶段。投资规模在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连创记录,平均每年增加100亿美元之多。1989年达到了675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40.9%,由此一跃成为投资大国。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对外投资连续三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投资进入调整过程。
  世纪之交,日本投资方向逐渐转移到新兴经济体,比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据日本海外投资银行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日本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高达54亿美元,是2007年17.8亿美元的3倍。日本海外合作银行对62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58%的企业视印度为最具前途的海外投资目的地,比一年前的50%大幅提高,而认为中国是最佳投资目的地的比例由68%降至63%。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动向促使日本企业更加灵活地在亚洲选择投资地点,重新部署战略性分工体制,但中国仍处于日本在亚洲投资体系的核心位置。
  海外利益扩张――对外援助方式
  二战后,日本仅用10年时间便从战争的废墟中实现了经济复苏,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跻身援助国行列,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崛起为援助大国,20世纪80年代末跃居世界援助国首位,到了21世纪稍稍落后:2001-2005年下滑为美国之后的第2位,2006年再次下滑跌到第3位,2007年排名第5位。
  日本希望通过对外援助谋求三方面的政治利益:国家安全、政治目的与双边关系。对外援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政府开发援助(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冷战后政治化日趋明显。
  日本政府1992年6月制定了明确的援助理念和原则――《政府开发援助大纲》。强调援助的原则是环境与开发兼顾;回避军事性用途和助长国际纷争;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军事支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武器进出口等;促进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引导他们市场经济发展,关注基本人权和自有保障。随后,日本政府于1998年通过《有关政府开发援助的中期政策》的文件,与以前的大纲相比,添加了一些新的要素,更加关注贫富差距、艾滋病、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而且认识到为市场化经济建立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给予知识支持的重要性。2003年,日本政府对1992年制定的“ODA大纲”进行修订,推出新版大纲。旧大纲对ODA的目的和理念的基本表述是“人道的立场”,而新大纲表述的则是“国民的利益”。这是日本ODA大纲首次明确表明对外援助考虑国家利益。
  其次,日本通过对世界各地区的援助,维护其影响力,改善和提升其国际形象。二战后至今,日本对亚洲国家的援助占绝大部分,目的之一是改善其侵略者的形象,缓解亚洲各国对它的敌意。
  再次,以发展援助为手段,实施日本的大国战略。日本在获得经济大国地位后,力图谋求恢复成“正常国家”,成为政治大国。日本在1990年的《外交白皮书》中,提出要进行国际合作的构想,即通过扩充日本ODA,进行和平合作等发挥国际作用。对外援助成为日本的主要外交手段。例如,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此日本一方面对联合国特别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慷慨解囊,另一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最后,日本的对外援助也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日本利用对外援助实现本国经济利益的主要方式有两种:1 .通过援助,保证日本的原料来源,维护自身经济的发展。例如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因为受到中东国家限额供应,日本遭受沉重打击。为此,日本调整中东政策,公开支持阿拉伯国家,并且加大了对中东的援助,以换取其对日本的石油供应。2 .运用相关援助项目促进与受援国的关系,为经济贸易上的合作创造条件,为国内大公司开拓市场。二战后初期,东南亚国家是日本援助的主要对象国,其原因就是东南亚是日本的重要市场,经济利益所在。
  日本对外援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援助”与“合作”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这主要是由战后日本历史地位以及其对外关系所决定的。作为战败国,选择以“经济合作”代替“对外援助”的概念,是日本外交的一种必然选择。纵览战后日本官方有关对外经济政策的文件,很少出现“对外援助”的字眼,多以“经济合作”或“资金合作”来表述。这里的“经济合作”概念的范围比“对外援助”概念更广泛也更模糊,典型地反映了战后日本对外援助的基本特征。不但日本政府对他国真正的对外援助被归入“资金合作”,而且民间经济合作也被列入其中,甚至不属于“援助”行为的战争赔偿和出口信贷也被当成了“资金合作”的组成部分,使得战争赔偿的被动性与对外援助的主动性混为一体。
  第二,日本对外援助以日元贷款为主要援助形式,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助开发能力为宗旨。日本通过向受援国提供日元贷款,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另外,基于人道主义立场考虑,日本也向受援国提供无偿援助,但所占份额不大。
  第三,日本的对外援助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经历了数次较大的转折,对外援助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对外援助基本上属于“开发援助型”,冷战后,逐步向“战略援助型”转变。日本对外援助类型的变化,与日本总体战略目标的转变密切相关。二战后,日本的首要任务是振兴经济,“经济中心主义”是这一时期日本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冷战后,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的总体战略目标开始向争当“世界政治大国”转变。基于此,日本的对外援助政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作者单位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推荐访问:美日 两国 经验教训 拓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