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3:4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浅析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成本会计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2-20 06:21:59 浏览数:

   摘 要: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成本会计发展适应了企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成本会计的原则、具体工作,分析了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成本会计 企业管理 应用
  
   1.成本会计运用的原则
   成本核算原则是会计人员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的成本会计准则。由于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给正确计算企业成本带来了困难。因此,依据成本会计原则进行成本会计工作,对于协调各种成本计算目的,促进成本计算制度化,提高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会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1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由于整个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而成本会计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为依据。
   1.2分期核算原则
   企业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及相关经营决策的需要,并发挥成本会计的控制作用,企业必须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成本会计期间,分期地进行成本核算,以便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有关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
   1.3合法性原则
   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等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就不能计入成本。如根据目前制度规定,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这些经济活动都不是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其支出都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应计入成本;又如,企业被没收的财物、各项罚款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的非常损失,都不是由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也不应计入成本。乱挤和少计生产费用,都会使成本计算结果不实,从而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应遵守国家关于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正确计算成本。
   1.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方法等)应尽量保持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各个会计期间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变原有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应在会计报告中,就改变的原因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等进行披露。
   1.5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许多费用的发生期间与应归属的期间往往不相一致。权责发生制要求在成本核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其受益期不仅包括本期,而且还包括以后各期,就应作为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按其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作本期费用;对于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出的费用,则应作为预提费用先行预提计入本期费用中。成本核算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能使成本信息较为准确地反映成本责任,从而为正确计算损益提供可靠的依据。
   1.6成本――效益原则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步骤、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都应根据每一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由于有些成本信息的获得需花费相当多的成本的,因此,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通过比较提供资料所用的成本与由此而获得的效益,来决定究竟要提供哪些成本信息,并对一些次要的成本费用信息,采用简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达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的目的。
   2.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工作
   2.1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企业拥有的财产物资,其价值要随着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的使用消耗,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这种转移额的大小,取决于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由于会计政策在具体使用中有不同的选择,如存货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折旧采用使用年限法还是加速折旧法,不同的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核算结果。
   2.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正确计算成本费用,必须做好各项成本核算制度。
   (1)制订计划价格。企业要健全计划价格制度,对原材料、半成品、备品备件、工具、低值易耗品及劳务等,都要制订统一的计划价格。
   (2)建立工作号和施工命令制度。企业应建立厂内统一的工作号及其管理制度,对所有产品、劳务、作业和费用开支,均应编制统一的工作号,其用途是:划分产品(劳务)种类和批号,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明确资金来源。工作号应以财会部门为主,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应规定归口管理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权限。
   (3)健全考勤报工制度。建立班组及时返回工时票制度。计时工人应于次日,计件工人应于产品完工后的次日,将工时票交班组长核对后,返回劳动管理人员。月末工时票应全部返回,未完产品应另行换票。车间劳动管理人员应将考勤表、工时统计表于次月第二个工作日交车间会计人员。
   (4)严格财务审批。建立相互制约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企业的所有财务收支都应由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审批,业务量大的企业,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也可分别授权自己的直属下级审批,但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仍然要负全责。对企业的重大财务收支,必须由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亲自审批。
   2.3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成本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是进行有效成本管理的保证。完善成本责任制,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为了企业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合理考核和分析每一责任单位成本和业绩,应创造条件计算出每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
   (2)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中,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完善程度,运行是否合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领域、环节及所有部门、职工能否一致地服务于成本目标的实现,并直接关系到成本责任制的推行。因此,应建立一个运行自如,合理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使之逐步完善。
   (3)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在成本会计制度中,不但要计算成本,并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进行考核。建立一套成本考核的收集、整理、对比、计算方法和程序,使成本考核成为制度。
   (4)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在计算出经营成本及责任成本之后,应对各责任单位的发生可控成本进行分析和考核,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调动各部门及人员不断降低出品的经济性,促使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
   3.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3.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
   成本开支范围是根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费用的不同性质,根据成本的内容以及加强经济核算的要求,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以及企业的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看应不应该开支;已经开支的,应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例如,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列入产品成本,企业进行基本建设、购建固定资产及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支出等费用的支出,不能列入产品成本。
   3.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与经营损益,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
   (4)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产成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3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计算成本,是为了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来选择。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不同的产品,应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生产的特点按其组织方式,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有连续式生产和装配式生产。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生产特点。计算产品成本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对管理要求不同的产品,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同一个企业里,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即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使用或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使用。
   3.4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对生产费用进行分类核算,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归类反映的过程。为了将生产费用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制造成本,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帐户体系。

推荐访问:成本会计 浅析 企业管理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