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1:36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红军巧打经济战】红军巧渡

发布时间:2019-02-22 06:31:21 浏览数: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但成功摆脱了上百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将革命火种撒播到了沿途的十几个省,为日后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积聚了民心。
  1935年初,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当时的遵义城人口有十几万,是较为富裕的地区,因此红军打算利用在遵义停留的机会,抓紧时间补充给养。
  但是,红军手里只有极少量的黄金、白银、珠宝等贵重物品。除此之外,就只剩下大量的中央苏区的“红军币”,而遵义并非苏区根据地,老百姓不愿意收“红军币”。这也可以理解,当时红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一旦继续长征,老百姓收到的“红军币”就成了白条,要是被国民党查出来,还会以“通敌罪”被惩处,弄不好还会掉脑袋。
  红军是革命的队伍,不会像国民党军队或者地方军阀那样肆意抢夺百姓的物资,但是“红军币”又不被老百姓接受,这可怎么办呢?
  当时,随红军长征的苏维埃中央银行经过调查,得知当地的食盐被几个大财主垄断,因此非常昂贵,一块银元在遵义只能买一斤盐。于是红军便通过“打土豪”,没收了这些奸商囤积的食盐。接着在遵义城里贴出布告,说红军大量供应食盐,而且价格十分低廉――一元可以买到7斤盐,不过不是一块银元,而是等值的一元“红军币”。
  食盐是当地人人都需要的商品,以食盐为交易对象,等于是将遵义当地的通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同人们感到陌生的“红军币”挂上了钩,制造了人们对“红军币”的普遍需求。这同今天美国说服主要产油国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从而制造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其实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红军的做法早了几十年。
  由于红军对经济原理的合理应用,“红军币”很快就被当地百姓接受了,红军既得到了粮食、布匹、骡马等急需的战略物资,又同当地老百姓建立了信任,获得了民心。
  红军在遵义停留了十来天后,决定继续长征,但此时遵义百姓手中还有一些“红军币”没有用完。红军一走,这些纸币就等于变成了红军欠当地老百姓的债务,这无疑会严重影响红军的声誉。
  于是,红军在开拔之前,又在遵义城里广贴布告:凡是老百姓手里有多余“红军币”的,都可以到红军银行兑换成银元。这样一来,红军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纸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既采购了物资给养,又在当地老百姓中树立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威信,这种良好的印象和口碑很快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当年的红军已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回到遵义古城。解放军发现有的老百姓还有当年未来得及兑换的“红军币”,于是,解放军将一袋袋大米送到这些人家里,换回了老百姓珍藏多年的“红军币”,这使老百姓深深感到:红军从不坑害老百姓。

推荐访问:红军 经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