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2:2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宏观视角下企业投资行为的逆周期性研究]宏观视角

发布时间:2019-02-28 06:26:49 浏览数:

  本文受201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金融经济周期中的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项目编号:SM201110037005)资助;得到北京市教委“商务运作与企业服务创新”平台资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济系统的周期性波动并不仅仅源于外部冲击,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同样会对经济波动产生显著的影响。正的反馈机制会放大经济的波动幅度,加剧系统的不稳定性;而负的反馈机制则能减弱经济的波动幅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企业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也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反馈特征。本文试图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对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特征的相关研究加以介绍和评价,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宏观经济稳定机制的建立提供建议。
  关键词:企业投资行为 逆周期性 宏观经济学
  引言
  经济时时刻刻都处于动态的周期性波动之中,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类型及其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以缓和经济的剧烈波动。企业投资作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活动,自近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关注经济周期性波动及相关问题时起,就被作为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以研究。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末凯恩斯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段时期,企业投资理论在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的激烈论战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开始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出现在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之中。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宏观视角的企业投资理论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在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价格粘性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惰性行为理论和不可逆性投资理论随之成为企业投资理论的主流,并使得经济周期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个复杂的系统行为,其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更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纵观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发展史,企业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依然会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性特征。本文将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研究的历史进程,并对新凯恩斯学派及其之后的相关研究进行重点介绍,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增强经济均衡稳定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建议。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研究
  萨伊(1803)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所提出的供给必然创造需求、供求自然均衡的“萨伊定律”,首先从观点上否定了经济过剩危机的可能性,即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存在系统的周期性特征。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1874)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能使经济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一旦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市场会通过竞争和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地使经济调整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每个消费者、企业和资源所有者均能按照效率的标准达到各自的目的,社会的发展是和谐而稳定的,不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企业的发展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更不存在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或逆周期特性。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和意大利经济学家里奇各自独立提出了另一种有别于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投资行为理论,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蛛网理论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即使在长期,经济系统也并不一定能自动恢复均衡。产品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不同将会促使经济出现三种状态:
  当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经济将会出现类似马歇尔长短期均衡所阐释的“波动”,所不同的是,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的“封闭型蛛网”所描述的波动将一直循环下去,即不会远离均衡点,也不会恢复均衡,期间企业投资行为也会一直表现出同样的循环波动特征。
  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将逐渐减弱,经济状态逐步趋于均衡。这种“收敛型蛛网”情形所描述的是当经济受外生因素突然冲击而发生波动后,企业的投资行为将会表现出沿着经济波动相反方向回归均衡的逆周期性特征。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逐步加剧,经济状态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这种“发散型蛛网”情形所描述的是当经济稍微偏离均衡,企业的投资行为将会表现出沿着经济波动相同的方向以更快速度和更大幅度扩张的顺周期性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奠定了非理想状态下企业投资行为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随后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发展和完善的乘数―加速数模型,更是为宏观视角下企业投资行为顺周期性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发展模型。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始陷入“滞胀”局面,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实也使得凯恩斯主义理论陷入“危机”。在此背景下,以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失业率假说为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应运兴起。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典型观点,经济发展是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均衡发展的,而且这种均衡状态是稳定的。其中,卢卡斯的均衡经济周期理论和乔根森的新古典投资理论最具代表性。
  卢卡斯的均衡经济周期理论以理性预期假说为基础,对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进行协调。根据卢卡斯的观点,理性经济人都能收集到尽可能充分的信息,并依据这些已知信息做出最优的预期和决策,其结果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相一致。宏观经济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应该处于均衡状态,即使宏观经济存在波动也是由“随机冲击”引起的,因为理性经济人的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由此可见,虽然卢卡斯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投资行为的逆周期性特征,但从其观点中,我们不难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并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总产量和总就业水平即使在短期内对“自然水平”有所偏离,但其中的企业也会理性预期并采取逆向的行为选择,最终促使经济回复到“自然水平”。
  新古典投资理论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的决定因素,最初的模型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根森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和发展。乔根森投资理论与此前投资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力图克服以往投资理论注重宏观因素分析而忽视微观基础的缺陷,充分考虑了经济中影响投资水平的各种因素,并把投资分析的基点放在企业的优化行为上,以价值最大化为最优目标来说明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
  新凯恩斯经济学及其之后的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研究
  理论往往会在观点对立的双方激烈争论中不断完善,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所谓“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的答复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对立,在80年代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同时,作为对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继承,价格和工资粘性重新被界定为理论思考的核心。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斯柴尔德(1971)进一步对递增风险的经济影响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厂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产出总是低于确定性条件下的产出,厂商对递增风险的最优反应是削减产量而非价格,这一结论有力地支持了价格粘性的假设。V.Bhaskar等(1997)进一步证实,大多数厂商在经济繁荣时并不倾向于提高价格,或在经济衰退时不轻易降低价格,而是通过工作时间、轮班劳动、存货或顾客定量配给的变动来进行数量调整反应。虽然这些论证从企业产出的视角支持企业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但从企业存货视角来看则支持企业投资行为的逆周期性。正如托宾的观点所支持的:工资和价格灵活性很可能会使经济衰退恶化,至少名义工资粘性在面临总需求冲击时将会带来稳定的影响。也就是说从工资粘性视角来看,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性。
  伴随着新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年轻经济学家不再局限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假设,而是致力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严密而普适的微观经济基础。新微观理论模型的核心是强调经济个体的调节行为以及调节过程中存在的摩擦特征。在动态经济中,理性经济人将根据环境变化和新的信息不断重新优化自己的决策行为,但由于存在调节成本和未来风险,经济人又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调节以使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最优状态。这样便出现了现实和理想的偏离,当这种偏离使得经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经济人将对这种损害的程度以及进行调节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加以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经济人才会进行这一调整。因此,这种缓慢的或滞后的调节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优化行为,关于这种行为的理论又称为惰性行为理论。根据惰性行为理论,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特征,从而对整个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有缓冲作用。
  不可逆性投资理论可以被看作惰性行为理论的一个典型例子。根据McDonald 和Siegel(1985)以及后续大批研究文献的观点,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用于购置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所进行的投资,特别是与工厂的规划设置和设备安装有关的成本,这些投资含有所谓的“沉没成本”,进而导致了投资的不可逆性。企业在进行这些不可逆投资之前往往会仔细斟酌,表现在行为上就会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也即逆周期性特征。与此同时,不可逆性投资理论还强调企业投资决策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即投资的未来收益是一个随机变量。这种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的结合,会带来企业投资行为更为明显的时滞效应和逆周期性特征。此外,另一个被传统投资理论所忽略的是投资时效性问题,即投资决策不仅包括是否进行投资,还包括时间因素,即什么时候进行投资。如果不立即采取投资行为,投资机会也不会立即消失,那么等待和观察就是有价值的选择。在经济环境逐步演变的过程中,时间将会换来更多的关于投资前景的信息,因此较晚的投资决策可能是更好的投资决策。综上所述,在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时间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投资行为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性特征。
  结论与建议
  以上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了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并重点介绍了新古典及其之后的有关企业投资行为顺周期性研究的重要进展。如上所述,经济系统的周期性波动并不仅仅源于外部冲击,系统中的企业投资行为逆周期性反馈机制对经济波动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如果企业投资行为的逆周期性存在大量的反馈通道,就会显著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在剧烈波动的经济系统中,制定稳定政策的一个关键方面就是加强企业投资逆周期调控政策体系建设,以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市场作为调节企业投资运行的基础性功能逐渐得以发挥。但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企业投资行为也经常受到不必要的限制,从而导致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借鉴西方相关理论研究,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是增强企业投资逆周期负向反馈的首要内生机制,同时也是减弱企业投资顺周期正向反馈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树成.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经济研究,2000(12)
  3.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9
  5.Cabalero,R.J,“Aggregaete Investment”,Working papers 97-20,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7.

推荐访问:周期性 视角 投资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