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2日 20:43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试论情境创设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教师口语

发布时间:2019-04-12 06:47:41 浏览数:

  【摘要】具有艺术性与实效性的情境创设,为语文教学营造生动多彩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培养学生语文情愫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情境创设;语文教学;艺术性;实效性
  情境教学立足“情”和“境”的交融,在教学中运用利用语言、感情、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等因素,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和谐化课堂氛围,在其氛围中实现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提升学生语文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融情入境,形成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语文情愫的培养与实现。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艺术性和实效性,且将两者统一于教学之中。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此展开讨论。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生活中的故事走入语文,以语文教学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是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教学情境的展开,立足于故事生活化,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课文或是引导学生讲述身边类似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生活经历走进课堂,这就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受语文的存在。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在河北大街住着这么一位师傅,他专干粉刷这行,他在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奇怪的是他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孩子们,你们信吗?”学生被教师的故事吸引,都说“不信”,教师接着讲:“不光你们不信,就算是行内没见过他工作的也不信,可这绝不是传说,这位高人真实存在着,你们想不想见呀?”在教师的“诱惑”下,学生对这位高人纷纷产生好奇,这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次朗读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尤其是抓住“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啪”、“天衣无缝”,“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词句,引导学生展开对刷子李技术的评论,同时,以学生模仿的形式,将刷子李的刷墙过程表现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会。课文接近尾声时,将学生“带出课堂,领进生活”,教师以生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话语,让学生讲述自己见到的生活高人,并将高人是如何展示自己绝招的场景讲出来或是写出来,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引进高人为社会带来贡献的评论,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往往是社会价值最伟大的创造者,默化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品格。
  情境创设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将语文人物、语文故事生活化,这就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是语文教学实效性最强有力的体现,进而实现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语文教学大众化展开。
  二、情境创设审美化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以文字语言美,情景意象美以及联想意境,为学生创设了审美化的课堂情境。审美情境的创设往往结合景色、意象以及想象展开,而直接体现在语文阅读中的写景文章与诗歌之中,尤其是诗歌教学,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情愫的培养作为教学主要目标,而审美化的情境创设,将语文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无遗。
  例如,在写景文章中,景色之美,将学生带入自然美之中,使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魅力。《桂林山水》教学中,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图片展示出来,用视屏的形式播放“人在画中游”的场景,这就带学生进入了美丽的桂林,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集中抓住桂林山“奇”“秀”“险”,桂林水“静”“清”“美”的特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读出桂林山的雄壮,读出桂林水的柔情,结合文中的比喻、拟人等句子,使学生展开想象与延伸,引导学生将山水的美扩展,例如在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时加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这就使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使学生确实感到“桂林的山真奇啊!”
  当然,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不仅仅体现在写景文章中,更多集中于诗歌的审美意境之中,此处,将诗歌审美情境创设与下面讲的“情感化”统一,以进一步解说阅读教学中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相融相解。
  三、情境创设情感化
  古诗文尤其是诗歌以文字精炼,韵味深厚为主要特点,诗歌是中华文学的精髓,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诗歌中蕴含的意境之美,感情之切,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而其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将诗歌之色染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人生之中。小学生的思想以及理解度都较低,在进行诗歌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为基础,在其理解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提升,以达到全体学生感受传统之美,以及提升个别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以不同情境的创设来进行教学。例如,对于田园诗歌或是借景抒情的诗歌,教师用简练而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借助多媒体展示类似的场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当时的景象,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脑海中生成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以画面时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诗诗歌文字的魅力,例如《望洞庭》、《忆江南》等教学;对于叙事诗歌,以讲故事的性质展开教学,并以故事人物情感来刺激学生。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对边塞征战诗歌以及反映人们生活、时代状况的象征性诗歌,在教学中引进诗人的成长经历以及生活背景的叙述,使学生了解历史,深刻感受诗歌的象征意味,作者的情怀以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情感状况,深化学生的历史情怀,例如《忆江南》、《学奕》、《天净沙?秋思》等。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在朗读中渗透不同的情感色彩,如《望洞庭》之豪迈,《忆江南》之叹惜,《春夜喜雨》之喜悦等;对不同诗人的诗风色彩进行大致解说,使学生大体了解中国古代文人之情性,如李白诗风之飘逸,苏轼诗风之豪迈,李商隐诗风之阴郁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诗歌色彩,深深品味诗歌之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审美化,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审美体验浓和于一体,使学生深入到语文文字背后,走进景象与意境,走进作者情感世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情感素养以及审美素养,促使了语文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与审美体验,集中体现出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当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一些寓言文章、童话文章的学习中往往以想象和奇异化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但其归根结底是将落足于学生的想象、审美、情感以及生活实践之中,这同于任何题材的语文阅读文章的设置,其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时效性服务于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性与实效性协同作用下的情境创设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顾国真. 论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23)
  [2]陈冬梅.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例谈[J]. 江苏教育, 2010,(04)
  [3]孙晓雯.现代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推荐访问:艺术性 创设 情境 试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