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7:44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中国声音”在中东更加明确响亮】 霸道2700中东版发动机声音视频

发布时间:2019-04-21 06:39:04 浏览数:

  长期化、复杂化、国际化:西亚北非仍是国际焦点  2012年是西亚北非地区发生巨变的第二个年头,地区变革调整进入一个新阶段,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长期化。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的政治转型进程取得进展,但新的政治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各国还都面临恢复稳定、改善民生等诸多严峻挑战,变革之路艰难曲折。这些国家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现实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是复杂化。随着地区形势不断演变,地区固有的部族、教派矛盾进一步暴露,叙利亚、伊朗、巴以等新老热点交织联动,世俗与宗教、不同教派与部族之间的矛盾相互纠缠。这些因素盘根错节、相互影响,使地区形势更加紧张脆弱,热点问题更加复杂难解。
  三是国际化。2012年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围绕不干涉内政原则等涉及国际关系重大原则的问题进行了频繁、激烈的较量。地区问题走向与国际格局和秩序演变紧密相联。
  展望2013年,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变化将继续向纵深发展,地区国家人民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但与此同时,各方面矛盾更加复杂交织,前景的不确定性、不可测性将更加突出。叙利亚、伊朗等热点问题可能面临新变化,地区国家转型进入攻艰阶段,各方博弈依然激烈,本地区将持续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中国外交措施很“给力”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冷静观察,稳妥应对,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地区形势变化中立场更鲜明,姿态更主动,关系更友好,合作更务实,沟通更密切。
  一是应对热点原则坚定、措施“给力”。我们在应对热点问题时坚持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准则独立自主作出决定。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两度行使否决权,坚决捍卫原则不动摇,有力抵制了一些国家搞“新干涉主义”等强权行为。同时提出六点政治解决主张和四点倡议,积极做叙各方劝和促谈工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的作用得到各方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我们旗帜鲜明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在伊朗、南北苏丹等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局势缓和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各方普遍赞赏,树立了中国讲原则、负责任、促和平、敢担当的大国形象。
  二是传统友谊不断扩容升级。我们克服干扰进一步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事实上,地区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的热情没有因动荡和政权更迭而下降,反而更加高涨。2012年双方掀起高层往来热潮,总共有十位地区国家领导人访华。特别是埃及总统穆尔西将中国作为域外首访大国,这表明转型国家把发展对华关系摆在重要位置上。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实。中国与阿联酋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沙特在战略性友好关系框架下进一步提升了双边关系水平。
  三是务实合作稳中有进。我们在动荡形势下积极推进与地区国家的务实合作。2012年1至9月,中国与地区国家的贸易额“逆势”增长,与阿联酋、土耳其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地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
  四是大国互动更加频繁。2012年我们首次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举行了副部级中东事务磋商,与俄罗斯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与印度、南非、巴西举行中东事务磋商,与欧洲也保持沟通。中国在地区事务上的独特影响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五是人本理念落实更加到位。我们高度重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配合有关司局及前方使领馆妥善处理了苏丹“1.28劫持人质”案件及两起我工人在埃及西奈半岛被扣押事件,保护了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外交为民”理念。
  六是公共外交有声有色。我们更加重视公共外交,各级领导多次就地区热点问题接受国内外知名媒体采访,并频繁与网友交流互动。中国专家学者代表团赴地区国家访问,与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沙特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卡塔尔“半岛”战略研究中心等当地智库交换看法。这些活动使地区人民对中国政策的认识更加客观和清晰,“中国声音”在地区更加明确和响亮。
  2013:思路和举措
  十八大报告提出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我们对西亚北非地区外交工作将紧紧围绕这20个字精神来实施和推进。
  一是维护和平,采取公正负责、积极进取的姿态,继续倡导和平解决叙利亚、伊朗、巴以等地区热点问题,并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为推动地区早日走出动荡阴影、恢复和平稳定做出建设性努力。
  二是促进发展,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理念,支持地区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为地区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是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地区国家的高层交往,巩固战略互信,提高合作水平,维护并加强与地区国家一大片友好的局面。同时,与主要大国、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对话、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维护各方共同利益。
  四是实现共赢,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原则,深化与地区国家在经贸、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务实合作,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服务,也为地区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西亚北非:仍是国际焦点
  ◎ 叙利亚:动荡无休止
  2011年3月初爆发的叙利亚骚乱迅速演变为政府军和反对派组织的武装冲突,双方在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大城市激战,伤亡日增。2012年2月和7月,西方国家两次试图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决议案,接连遭致俄罗斯和中国的否决。5月,叙利亚胡拉镇发生血腥惨案,108人死于一群不明武装分子的袭击。国际社会主张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埃及和伊朗先后倡议成立由伊朗、埃及、沙特和土耳其组建的“四方联络小组”。10月31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就停火止暴、开启谈判、国际斡旋和人道主义援助提出新的四点倡议。与此同时,11月11日,在美国牵头下,叙利亚各反对派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组建议会式的反对派领导机构——“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12月17日,北约提供的第一批“爱国者”反导系统及相关人员抵达土耳其,被认为是北约释放单方面建“禁飞区”信号。据估计,截至2012年年底,叙利亚大约有4万人在冲突中丧生,逃到国外的叙利亚难民人数高达70万人。
  ◎ 埃及:新总统,“老”气象
  2012年5月~6月,埃及举行穆巴拉克下台以来的首次总统选举。穆斯林兄弟会下属的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尔西以微弱优势成为埃及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上台后,穆尔西先是废止了军方颁布的宪法修正案,收回了被剥夺的权力,后又撤换埃及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11月27日,穆尔西更是颁布了扩权的新宪法声明。12月15日,伊斯兰教法主导的宪法草案举行第一阶段公投,预计很有可能获得通过。但与此同时,“挺穆兄会”和“反穆兄会”的示威在各地轮番登场,埃及动荡未能停息,日益陷入分裂。
  ◎ 伊朗:与西方斗,“其乐无穷”
  进入2012年,西方日益加紧对伊朗的制裁。1月欧盟决定不再进口伊朗原油及石油产品,7月1日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生效。美国也通过《国防授权法案》,除得到豁免的国家外,任何国家与伊朗继续进行石油交易的金融机构将受到美国的制裁。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困难情况。而在伊朗方面,2月15日宣布在核技术发展上取得“重大成就”,内贾德亲自将首个国产的浓度为20%的浓缩铀核燃料棒填充到德黑兰研究性核反应堆。2月19日宣布已经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公司出售石油。同一天,针对美国航母穿越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再次举行军事演习。8月30日,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在德黑兰召开,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埃及总统穆尔西,当地舆论认为这是伊朗在与美国外交较量中的一次胜利。
  ◎ 巴勒斯坦:重回聚光灯下
  2012年7月,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的遗物被检验出含有致命放射性元素钋,全球舆论哗然。11月27日,在阿拉法特遗孀苏哈的坚持并得到巴当局的批准下,多国专家打开阿拉法特的墓地提取尸骨样品。但检测结果出炉尚需时日。11月29日,巴勒斯坦获得联合国非成员观察员国地位。另一方面,从10月中旬开始,加沙极端武装团伙频频向以色列发射火箭。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军事行动,造成百余巴人伤亡。经过美国、埃及等国的斡旋,11月22日巴以实现停火。 (吴角角)

推荐访问:中东 响亮 中国 声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