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1:10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审视与价值管理】 高校校园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07 06:37:16 浏览数:

[摘要]校园网络传媒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步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交往等方面。文章主要围绕剖析校园网络传媒的潜在性功能,分析其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并进而提出需要引入价值管理的方法,以实现对校园网络传媒的有效管理。[关键词]校园网络传媒 教育功能 价值管理[作者简介]张妮佳(1981- ),女,浙江临海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高职思政研究。(浙江 杭州 310018)[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基于高职特点的体验式理想信念教育:反思与重构”(项目批准号:浙社科规划[2011]6号)的研究成果之一和2010年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面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数字博物馆模型研究”(项目编号:J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64-02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推进,互联网在高校迅速普及,校园网络传媒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当前,3G技术、云技术、网络微空间、手机上网等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这些信息新传播方式也在不停地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而需要我们对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审视。一、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再审视校园传媒,是指在校园内的大众传播媒体,校园内部及学校与社会之间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校园网络传媒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型校园传播媒体形式。目前,校园网络传媒常见的表现形式有:(1)学校正式发布的官方网站(含学校、各机构、学生组织发布的主题网站),主要用于发布官方新闻、通知、咨询、特色等信息;(2)教师、学生个人QQ及各种组织围绕某个交流主题建立的QQ群,这是最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只要有网络终端(如手机、IPAD、电脑等)就能打开它,进行信息传送、共享、公告、协同学习等,该工具已为大部分在校师生掌握使用;(3)微博及微博群。这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新媒体”应用形式,表现为实时分享简短信息,进行广播式社交拓展;(4)人人网主页,采用相对“实名制”的方式申请,集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功能搭建的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5)BBS论坛与E-MAIL,大学生早期使用的网络交流方式,但至今仍在被广泛而普遍地使用。从以上表现形式看,高校校园网络传媒已经走出了传统的范畴,与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因此,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分析,校园网络传媒表现出的潜在性功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审视。一般而言,从高校校园网络传媒服务育人的核心价值定位来看,其主要功能有:(1)信息共享,从网络应用的本质而言,校园网络传媒为了达到信息传输、共享的目的,便于优秀的校本资源对外宣传;(2)文化传播,校园网络传媒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内外传输过程中易出现良莠不齐的文化冲撞,需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引导;(3)意识表达,教师、学生都是校园网络传媒传播源,他们的意识形态、政治诉求、舆论导向都是通过网络私密空间来实现,特别是共性的个人意识表达达到相对一致的时候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置。二、高校校园网络传媒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趋势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式”,从“学术型”走向“应用型”,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受众日益扩大。从教育对象来看,“90后”大学生在快速发展的教育势态下,与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他们的个性特征中印刻着时代发展烙印,如表现出“快餐”文化的影响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效益观念盛行,功利行为增多;内心情感丰富,但敏感且脆弱。校园网络传媒的盛行,以其特有的相对有别于一般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介,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张力场,调和着教育管理之间的紧张感,也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1.基于校园知识网络的多元链路分析,教育内容“从少向多”转变。传统的教育形式通过会议、书本、文件、报纸、广播、电视发布信息开展,定向给学生传输知识,而且信息含量受时间或版面的约束,只能局部领会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蕴涵的教育含义。而网络的超级链接性,使得教育内容越来越广。如以前我们理解“精神文明”就是文本中的定义,但是通过BBS的专题讨论,发现不同专家有不同理解,不同领域有不同看法,不同应用有不同内涵,内容精彩纷呈。这对大学教育管理队伍提出很高的素养要求,需要更多地鉴别信息真伪,并给大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内容不是只有停留在小小的页面上,而是由与其相关海量信息组成的各类学习资源包。2.基于校园网络传媒中师生交往形式分析,教育方式“从硬向柔”转变。随着高校的校园区块和地理区域的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教师忙于“城里城外”跑,学生忙于“校内校外”钻。校园网络传媒的出现,使得他们把更多的交流搬到网上。如班主任是参与教育中最前线和最直接的角色,大学班主任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管教”者的身份,需要他们保持一种积极的“非正式”方式开展常态教育管理。因而,他们一般会采用建立QQ群的常用方法。通过在QQ群中共享教学、行政等关切学生发展的信息,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班级网络主题班会,等等。于此,教师实现了作为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扮演”,“生硬”的“思想灌输”变成“柔和”的“思想渗透”。当然我们需要把握“柔和”的尺度,体现“不温不火”的“人性化”教育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3.基于网络闲暇的时间支配分析,教育心理“从紧向松”转变。大学生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其在校期间参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综合实践、顶岗实习以外,用于自我支配的时间。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大量停留在校园网络传媒空间中。笔者访谈有关高校大学生问道:“你为什么喜欢空余的时间上网?”很多大学生的回答是:“现在大家都有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查我想要的资料,玩我想玩的游戏,找我想找的朋友。”事实上,这表明了当前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状况。所以,高校教育需要善于把握校园网络传媒成为大学生闲暇主要载体的特点,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破解“紧箍咒”似的紧张氛围,增加一些宽松的育人氛围,抓住学生心理这条主命脉开展教育。当然不是完全放养式的宽松氛围,是需要给受教育者营造更加和谐的素质教育接受氛围,润物细无声。 4.基于校园传播媒介的特征表现分析,教育状态“从静向动”转变。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关注某些“点状”,只能反映出相对静止的特定时期的大学生的特征。而随着校园网络传媒的兴起,特别是新媒体的引入,大学生的思想会朝着“线状”“面状”发展,呈现更多的关联性和动感。比如,一件简单的事件,在平常看起来不足挂齿,而某人通过“微博”广播之后,受众扩大,影响效应可以被无限放大。当然,有的呈积极正态趋势发展,提倡社会公德,有的呈现负面消极趋势发展,酿成网下刑事案件。所以,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教育管理的状态是动静结合的,需要随时跟踪和把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有效地开展引导。三、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价值管理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飞速发展,改变着高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心理和教育状态,更要求高校破解行政化、科层化的管理体制,要求教育的主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核心的价值理念,要求重视对教育对象给予积极的关照,要求在教育方式上日益接近学生的生活常态。一句话,校园网络传媒的强大功能,给教育管理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影响,要求高校从根源上重新探讨其存在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讲,育人是高校核心价值体现的途径。校园网络传媒作为高校育人的工具之一,因而就有必要进行以实现育人目标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反过来讲,高校作为一个存在的组织形态,也需要树立价值管理的理念,从而实现对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有效驾驭。价值管理又称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VBM),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管理方法。它是指在组织中广泛地被引入管理行为,依据组织的远景,设定符合远景与组织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一般的工作性质或问题,只要与价值信念一致,员工可不必层层请示,直接执行工作或解决问题,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达到对各种问题的及时响应。价值管理对组织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传承落实组织的远景,更能设定组织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方法,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凝聚组织、团体、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成为共同信念,以增加组织成员的生活品质满意度,最终做好顾客服务,持续组织的竞争力和获得可长可久的事业成功。高校采用价值管理,能将管理者的决策重点放在价值的驱动因素上,将远景目标、管理程序协调起来。价值管理强调在各个层面上都能作出有利于增加价值的决策,从而要求从校领导到教职工都能树立创造价值的概念,并能深刻理解影响学校价值的关键性活动,将价值最大化战略转化为具体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期完成学校及部门的期待目标。高校实行价值管理,就是要明确人才输出这个价值目标,以此为导向,自始至终围绕价值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管理,使高校上下人员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实现高校的价值,同时使教职员工自身价值最大化。作为高校价值管理实现的媒介工具,高校校园网络传媒要按照价值管理的原则,具体做到:1.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以价值信念为支撑,树立坚定的价值立场。设立与高校愿景相一致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对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价值管理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校园网络传媒应从国家教育部门的总体育人要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历程和文化积淀,总结提炼高校校园网络传媒自身的定位、作用,并以此规范、要求参与者在日常工作中的价值立场。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呈现波动性和可变性,在大学生网民逐渐上升的高校,把握这根校园思想稳定和谐之“弦”很重要。高校校园网络传媒队伍自身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担任起“文明思想,网络伦理,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带领大学生追求真知,勤奋学习,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情怀。2.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以日常沟通为基础,加强校园网络信息涵养。实现对高校校园网络的价值管理,需要将确立的若干价值信念落实于日常的运作机制中。因而,确立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日常沟通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教师、学生的校园网络信息涵养教育非常关键。网络信息素养由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伦理道德、网络信息知识以及网络信息应用能力组成。这对校园网络传媒工作者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原本只是熟悉传统的信息交流工具的老师们需要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校园网络传媒工作者要逐渐养成网络信息素养的原则,即“要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必须接受,要掌握新技能新方法必须应用,要传播新文化新理念必须学习”。这样才能融入学生群体中,成为学生喜爱和尊重的良师益友。3.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以及时响应为要义,保持积极的活跃状态。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之所以能够迅速取代传统媒介在校园中兴起,关键原因就在于其信息反馈的及时、便捷。因此,滤去中间多层次的反复的沟通成本,既能发挥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自身优势,又非常契合价值管理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大学发展迅速,但由于办学体制上的原因,往往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应对多方位的工作任务,肩负着职称评定的压力,还要全面渗透到育人环节中,不能落下任何一个细节。当新兴校园网络传媒兴起,特别是“新媒体风”刮进校园,这对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校园网络传媒工作者提出时间、精力、技术、知识等新要求。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活跃状态是有效工作的前提。4.高校校园网络传媒以自我完善为前提,把握主次传媒渠道。任何一种管理理念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实现,都以该领域的自我功能的完善、自我剖析的深入为前提。从校园网络传媒的形式来看,本身多种多样,校园网络传媒工作者需要依次理清楚层次。校园网始终是受众面最广的一个教育传播平台,通过人性化的版面设计,发挥它的吸引力,让大学生更多关注校内外的新闻和信息。但是,有较多学校的“新闻中心”网页的更新率是非常滞后的,校园资源平台是没有共享的,网站版块是不健全的,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现状和价值管理理念要求校园网络传媒工作者,以个人网络匿名身份参与到小范围的管理教育中,比如,加入学习区,建立微博,参与学生组织、班级QQ群等讨论。但是,专职工作者是稀缺的,需要培养网络通讯兼职队伍充实力量,特别是培养一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队伍是很重要的。通过培训、实践等途径熟悉校园网络传媒的主播渠道,以好友身份加入各自归属组织的即时通讯群里,平时,不断把学生思想动态反馈给校方,便于了解大家所思所想。特别在一些特殊时间点,这支队伍可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综上所述,高校校园网络传媒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引入价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校园网络传媒的相关因素优化管理,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参考文献][1]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OL].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532497.aspx,2009-06-02.[2](美)丁·杰瑞·考夫曼.价值管理[M].贾广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李智晔.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与方法[J].情报科学,2005(5).[4]王家斌,张绪.高校价值管理的价值[J].管理科学文摘,2007(6).[5]朱士菊.90后大学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方法[EB/OL].http://www.studa.net/zhiye/091113/15440458.html,2011-09-13.

推荐访问:审视 高校 价值 网络传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