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9日 16:28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对实验教学的建议 实验教学的三点“另类”建议

发布时间:2019-05-11 06:36:47 浏览数:

    实验是科学教学的基础。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实验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呢?笔者采取下述的三种措施。  1拓展研究问题  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的。这一目的,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但不是唯一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地拓展改进研究问题,往往可收“一石多鸟”之功。
  摩擦力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基于人类对间接经验(理性知识)的认识离不开人类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切身体验,浙江版科学教材第二册P60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拉动手,使它在桌上滑动。手有什么感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究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没有压力,会不会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摩擦力,会不会有压力?手不滑动,会不会有摩擦力?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再叫学生通过体验回答压、拍、捏、揪、拉等是弹力还是摩擦力。通过切身体验,大部分学生不仅认识了摩擦力,而且也弄清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初步关系,会识别弹力与摩擦力。而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比较难的。拓展教材实验研究的问题,很好地突破了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几个难点。
  2改进探究手段
  实验目的一定时,实验探究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改进探究手段,时常可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与规律”,是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下述的一组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3名学生一组,每组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一个画有多条与中心轴平行的光线的刚好可套在地球仪上的圆柱形纸筒(在一张普通的打印纸上画好一组平行光,用此纸将球卷起来,适当调整找到粘合点,用胶水粘起来即可。),一张刚好可套在地球仪上的画有平行光的硬纸板。在桌面中心放一个模拟太阳的物体,地球仪(把球从底座上取下来,以底座为参考)模拟地球公转。注意突出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始终不变。顺着太阳光的方向将纸筒套在地球仪上。找晨昏线(纸筒与地球仪的交线)、昼半球(位于纸筒内的半球)与夜半球(位于纸筒外的半球),认识昼弧与夜弧(虽然这两个概念初中阶段不作要求,但结合模拟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模拟地球自转,区分晨线与昏线、昼弧与夜弧,看是否有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理解昼夜弧所对角度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引导学生粗略计算几条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探究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在模拟轨道的不同位置(注意突出二分二至点)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从此角可以看出各个地方日升日落的方位)、昼夜长短、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区域范围随公转变化的规律。

推荐访问:三点 实验教学 另类 建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