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9:56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韩少功:好作家是读者逼出来的】 当代作家韩少功

发布时间:2019-05-20 06:38:11 浏览数:

  韩少功,湖南长沙人。大学本科学历,国家一级作家。曾任第三届海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委会委员,一届、二届海南省政协常委。 2002年4月,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近日,著名作家韩少功[微博]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武汉晚报》社记者钟磬如的独家专访。他表示,好作家是读者“逼出来的”,来华科大驻校授课期间,感受到湖北同行们中间火眼金睛的很多。
  关于作品 韩少功谈自己
  问:您曾说过如今中年以上作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创作透支,为什么这么说?
  韩少功:很多作家最好的作品是他们的成名作。写过一两本书以后,“井喷”式的压力已减轻,要补充新的能量,才能保持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中年以上的作家,特别是成名作家,会应付各种各样的“稿债”,很容易出现情绪、感受、材料上入不敷出的现象。这是需要自我警惕的。
  问:作为“寻根文化“代表作家,文化实用主义在当今社会有横行的趋势,文学似乎有些受困于当代现实,您认为文学如何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
  韩少功:急功近利的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这没什么奇怪。有志向的作家不必随波逐流,不妨立足于自己,从自己开始,学会保持定力,保持清醒头脑。中国作协有七八千会员,加上会外的作家至少好几万,如果每人写好一本书,哪怕是一篇文章,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问:80、90后作家及网络小说有更多年轻的读者群,这些年轻读者对文学作品不大感兴趣,您怎么看?
  韩少功:80、90后的年轻人没有前辈人那样的人生经历,有时候不易理解一些经典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验,产生不了共鸣,不能形成对接,其实再正常不过了。要求他们一定热爱经典,有点强人所难。不过人总会成长的,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多,遭遇的社会和人生难题越来越多,他们的求知兴趣和阅读喜好也会变化。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很多80、90后的读者已经不满足于“青春小说”什么的。不同时代的人们其实有一些共通的问题,所谓经典就是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提供视角,提供精神文化的积累。我相信,每一代人都是这种积累的参与者和受益者,80、90后也不会例外。
  关于文学 韩少功谈社会
  问:2000年开始您就退居乡间,您更喜欢乡间生活还是城市生活?
  韩少功:在乡下生活,方便我接触自然与底层,也能让我避开一些无谓的应酬和会议。不过我也喜欢城市生活。这并不矛盾。即算有点自我矛盾,对于作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是一件好事。贾宝玉有选择林妹妹还是宝姐姐的自我矛盾。苏轼有入世和出世的自我矛盾。雨果是革命党又是保皇党,也是自我矛盾的。自己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也许正是作家最值得表达的时候。
  问:《爸爸爸》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马桥辞典》文笔自由,寓教于乐,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您觉得哪部作品最有资格成为您的代表作?
  韩少功:这等于是说我儿子和女儿只能活一个,我选谁?问得很残酷啊。回答太困难了。
  问:有人说,您小说中的人物有明显的文化象征色彩,您创作时是否赋予了这种色彩,还是读者附加在人物身上的?
  韩少功:作家写作只完成了文学作品的一半,另一半是读者完成的。这种评价、理解作品的权利属于读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这些差异化理解无需要得到作者的核准和认可。不过,好作家是读者“逼出来的”,读者的要求、品味提升了,作者也需不断提升。我曾经在广州看到过一份考题,以我的作品为阅读理解题,其中选择作者意图一项,我认为四个选项都不能代表我的写作意图(笑)。不过出题者有权利去理解我的写作意图。

推荐访问:作家 读者 韩少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