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6:00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何判断语文质疑能力高低

发布时间:2019-05-21 07:04:04 浏览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总述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要“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些要求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前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显现不出来,最终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孩子聪明,头脑灵活。可课堂上又怎样呢?目前课堂总体上呈现两种现象:要么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该学生思考的不思考或少思考,该说的不说或少说,该做的不做或少做,老师还是课堂的主角;要么就是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也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一些学生会趁机说闲话、忙私事、看热闹,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思考、合作、探究。
  新课标出台毕竟近十个年头,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可为什么成效不显著呢?该怎样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呢?
  二、解决措施
  1.培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要鼓励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掌声。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以鼓励,给予表扬。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极大的耐心,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老师甚至可以故意示弱,从而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肯定自己的探索问题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一旦对老师有了好感,对探索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想学、乐学,敢问、乐问。
  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戏剧产生兴趣,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笔者在课前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预备课堂分角色朗读,结果,学生兴致大增,赶紧忙活开了,遇有语气把握不准的地方,就去请教同学,有的上网看视频。这就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重要的准备。课堂上,对学生精心准备而展示的成绩给予肯定,对出色的地方给以高度的赞扬。于是学生敢问、想问,有了深层挖掘的意愿。有的问关于戏剧的知识,有的问三十年前周朴园是否真的想赶走梅侍萍,有的问周朴园、鲁侍萍之间是否有过真感情。由此学生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答案也就渐渐明朗。老师做适当的组织、引导和点拨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启发引导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教师怎样去组织、引导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不是看老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否真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勃勃生机,充满创新活力。
  学生读文章习惯于只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而已,却没有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去写的,更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比较阅读。于是在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谈谈江南冬景有什么特点。开始时,个别胆大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说江南冬天“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等等。有的学生问:“跟连云港的气候是不是差不多?”有同学反驳,说最大不同在于江南水多,所以有一系列不同。有人问:“文中的江南是不是就指长江以南地区呢?”预习充分的同学就抢答了。“那么,作者除了写闽粤的冬天,还写了哪些地方呢?”有学生急了,说“还写了北国的冬天”,“德国的冬天”。于是笔者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冬天呢?”学生答:“对比、衬托。”还有同学说到了引用。文中引用的地方特别多,于是就有同学又问起引用的作用了。就这样步步引导,互相质疑,互相讨论,一点点深入文本。
  3.教授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使学生会质疑,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作为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简单的问题先思考,再查资料,再问同学,这样养成了习惯,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其次,弄清质疑的角度。不同文本质疑角度是不一样的。根据近几年江苏高考卷的考试说明,文学类要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主要考查下列几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例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必须掌握莫泊桑小说的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思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文中表现有哪些。通过阅读,借助查阅,学生的质疑多种多样:玛蒂尔德为什么能交上佛莱思节夫人这样的朋友?玛蒂尔德为什么会丢项链?玛蒂尔德在还清债务之后见到老朋友时为什么没表现出窘相?玛蒂尔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丢项链是毁灭了一个人还是成就了一个人?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少地灌输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激励学生思考,明确“学贵知疑”,并传授一些质疑的方法,“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乐学、会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意识、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中学(222221)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质疑 语文 能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