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09:5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缺乏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发布时间:2019-06-05 06:59:35 浏览数:

  “如遭雷击。”高小龙这样描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孩童的他第一眼看到《良友画报》时内心的震撼。  画报里的那个时代,有着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景象,以及意气风发、自信时尚的男女。与高小龙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思想不同,那是一个与“暗无天日”无关的景象。他第一次意识到,旧杂志里,或许真的有残存的真实。“而这些细微之处,可以追溯到当时的社会百态。”从此,他对民国出版物的关注和兴趣,一发不可收。“那些特有的气度、民国范儿、丰富的文化生活被历史的巨变和浮世的风尘所遮掩,如果没有人去追溯,时至今日几乎已无人识其真实面目。这是多么可惜。”高小龙说。
  是信息,是思想,也是一个时代的欢乐和忧伤
  1992年,高小龙刚到深圳工作,就花了一千人民币从香港买了重新再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当时他的月薪大约只有800元。从那以后,动辄花上几千块,买张别人眼里的“旧报纸、烂纸片”,对他来说成了家常便饭。“花几千块买一张旧纸,在别人眼里,这不是有病么。但是日积月累,一旦成了量、成了势,就不一样了。但凡是个敏感的人,是个对文化和美有感受的人,一定会被这个东西震撼的。”
  “我对民国图文出版物的收藏,不仅在乎其封面给人第一印象的美感,更在乎一本书、一期杂志、一张纸片里,存留的每一幅图画、每一篇文字,历经近百年的风雨兼程,传达给今天人们的信息、思想,和那个时代的欢乐和忧伤。”
  他从网上和旧货市场中淘来的民国书籍杂志大概有近两千种,其他广告画、老照片等共有近千种。许多读物相当罕见—有以时尚时事摄影报道为主之民国第一大型画报《良友画报》,也有只出版了十九期但极有美学探索价值的《大众画报》,还有表现华夏艺术和美学之大境界大气派的《中国生活》、《美术生活》……“以《新月》、《小说月报》、《现代》、《万象》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类期刊,光是看目录页里的作者名和文章名,便铺面而来一股奔放、自由、畅所欲言的率真文艺气质!”民国文化名流邵洵美和画家叶浅予主办的《时代画报》的封面设计也令高小龙惊叹不已,“七十年前的美术设计,今天看来仍然那么前卫,那么具有时尚精神和超前意识!”
  高小龙认为,对过往历史的寻幽探秘,最能重现当时当日生活与文化的便是出版物。“这些留存至今的实物,可以为一段晦明晦暗的历史提供一些佐证,更不用提当时各大小出版社争相编辑出版的许多新文学类书籍,各个商业企业聘请名家画师绘制的广告宣传画。甚至当时的小学生教科书,有图有文,画风古拙,文字古雅。”
  高小龙收藏的民国出版物丰富多样,并不追求全套和系统化。“我不是专业做收藏的,而是出于一种情怀,历史癖。许多历史在教科书上被歪曲,甚至是消失了,缺乏客观公正的描述,实际上,那个社会中的丰富是你无法想象的。”
  从活生生的影像中,能看出人的精气神
  陈丹青说起华君武的民国范儿,“叼个烟斗,皮大衣敞着,雪白的羊毛围巾,他在延安时期的照片穿着破棉袄,可是一脸神色是上海滩前卫艺术家公子哥。”即便是当时社会的底层,也有这种范儿─上海苏州河边棚户人家的中年妇女总是干干净净,头发捋得一丝不苟,梳很好看的发髻,面容饱满好看,“一点不贱、不自卑”。
  高小龙从自己的藏品中也有这样的发现。那时候的人,无论达官显贵,贩夫走卒,都各自有自己鲜明的模样、穿着得体,即使是下苦人做工时的着装,也是周身的干净利落,整洁不苟且。“从这些活生生的影像中,能看出人的一种精气神,看出尊严和自爱。”
  “现在的杂志和画报,给我的感觉都是一种样子─充满各种欲望、占有、炫耀、膨胀。可是在民国,国力那么弱、但是你能看到那个年代的人们内心的宁静和追求。”他指着一本用敦煌壁画局部做封面的期刊,“现在很少能在一本畅销杂志的封面,看到谁用敦煌壁画的一个局部来做。今天的中国人,缺乏这种文化自信。”
  在高小龙的眼中,旧杂志里能见得许多文人的雅趣。“这些到处张贴的广告画都是大众传播品,却与很多文化的东西相呼应。当时人们的生活,就被包围在巨大的文化熏染当中,它的气场、它的典雅和厚重的东西,就自然会进入你的内心。”
  高小龙感慨说,这种用心和细致现在已经见不到了,“现代人总在追求那些充满了欲望的东西。花花绿绿、魑魅魍魉,很炫目迷离,可是在文化上落脚,脚是软的,站不稳。实际上,那些可以提供自信的东西都还在,但是它们根本不被重视,没有人很有心、很系统地去做整理,去向大众呈现。”
  2010年,高小龙尝试着把一些老照片放在微博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惊讶的、有惊喜的,大多是80后。“我当时觉得真是不乏知音,就受到鼓励了。”让高小龙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微博上有个人特别激动地联系自己,说在画报上看到的戏剧名伶正是他们家一个前辈。经过“文革”,老人没留下什么剧照,全都被毁掉了。这个人跟他母亲一讲,老人家特别开心,还特地把这张照片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好好存放。
  高小龙说他有分享癖,当通过民国故纸发现那个时代被深深误解之后,一直希望能够跟别人分享这种惊喜和发现。“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不一样的历史和时代,被活埋掉的时代,希望通过这些老书,让更多的人看到,尤其是年轻人。这是一个朴素的想法。”后来,他认识了同样收藏民国读物的南兆旭,俩人一见如故,南兆旭当时也在犯愁自己那一屋子的书怎么办,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展览《故纸温暖》水到渠成。
  “我在那些破损翻卷的书页中搜寻,透过那些脆黄的书屑悄然散落而下的凄美瞬间,我很想知道,那时的中国,到底有多少情事,无论美好的丑陋的,强壮的羸弱的,都在一夜之间被掩埋了……我在小心地窥探,暗自捏着拳头,我深刻地为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对这些历史的忽略和遗忘深感愧疚和遗憾。”这段文字,摘抄自高小龙为自己的展览《故纸温暖》写的序里,被挂在展览墙上最为显眼的位置。“也许,故纸里有我的明天”,这是序言的名字。
  经历了数十年的寻觅和整理,高小龙把那些在浩劫中存留的、散落各处的民国出版物放置在这个展览中,让脆弱的它们和它们所代表的厚重历史一起重见天日。“对于民国,我们那时的印象是暗无天日,而年轻人的印象是兵荒马乱。事实上,这种认识半是偏见,半是被误导。展览是目前能够马上做的事情,把一个时代直接展示在现在的年轻人面前。” 下一步,高小龙想对这些旧杂志读物做一些整理和出版。在他的眼里,作为那个年代的实证,那是浓缩了家国巨变的青史,也是足以温暖后来人的存在。
  展览厅里有几个年轻人,也有相扶而来的老人,一位老人站在民国课本的展柜前,前倾着身子扶着展柜,默默无言,许久。

推荐访问:自信 缺乏 中国人 文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