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2日 12:40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感悟 >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24 20:15:07 浏览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弹一星个人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3篇

第一篇: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与胡锦涛总书记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郭永怀(Yung-huai Kuo,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9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之邀,1956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是科技工作的领导人和组织实施者。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化学物理系主任。

  1960年5月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2月改为第九研究院)副所长、副院长,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省执行任务返回北京时,在飞至北京上空约400米高度时飞机突然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郭和同机警卫当场丧生。在清理飞机遗骸时,人们发现郭永怀和他的警卫紧抱在一起,两人身体之间紧夹着刚刚获得的氢弹试验数据。

  1982年12月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永怀文集》。1985年补授予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该奖章于2003年9月18日由其妻子李佩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参加了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提出并于1980年参与完成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为支持中国通信卫星上天的主要设备,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因航天测量船上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9月,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大珩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促成了863计划

  陈芳允与合作者于1983年提出“双星定位系统”的设想。2000年10月后随着几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相继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得以实现,并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1]。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1915年2月26日 生于江苏省吴县。

  中学时代就读于礼贤书院。

  1936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 考取第六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

  1938—1940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系技术光学专业组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1—1942年 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系,从事研究工作。

  1942—1948年 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实验部物理师。

  1949—1951年 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2—1983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56年前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研究员、所长。

  1955年 获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9—1983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

  1979—1991年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1983—1994年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83—1987年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

  1986年3月 与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导致863计划得以启动。

  1986—1991年 中国科协副主席。

  1986—1992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9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

  钱三强浙江湖州人,其父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钱三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短期担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后,1937年留学法国,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自此期间,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Henri de Parville)物理学奖金。

  1948年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计划局局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作为原子能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计划地制定者,对中国原子能事业、“两弹一星”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年的钱三强,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1992年逝世。1999年,他被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其贡献。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共产党员,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1986年因长期受辐射伤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

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逝于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1924年 上海浦东中学毕业,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

  1929年6月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30年 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莉泽·迈特纳,1934年获博士学位。

  1934年 至1936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年至1947年 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1947年至1949年 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1951年至1961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宇宙线及高能物理研究。

  1962年 以后从事核科学的国防应用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

  1964年 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

  1982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 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3月 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促成863计划。

  1998年12月10日 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彭桓武祖籍湖北麻城,191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5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辗转赴云南大学理化系执教。1938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1940年和194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1941年,彭桓武在玻恩的推荐下赴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工作,1941年8月至1943年7月期间,彭桓武和海特勒(en:Walter Heitler)、J.Hamilton合作研究宇宙线,发展了HHP理论。1945年,彭桓武与玻恩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8年,彭桓武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47年,彭桓武辗转回到中国,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并在1978年到1983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彭桓武1982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出的贡献,第48798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nghuanwu”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市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为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研究生。194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1999年获中国政府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1951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4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1957年 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1961年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1960年代初 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1964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 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7年 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7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7-1997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92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

  1996年 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

  1999年9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二篇: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目录[隐藏]

国际形势

背景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精神

向“两弹一星”功臣致敬(社论)

[编辑本段]

国际形势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编辑本段]

背景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下,于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而毛泽东则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即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

  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编辑本段]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编辑本段]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编辑本段]

向“两弹一星”功臣致敬(社论)

  

1964年周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5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没有仪器,自己制造;
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人民日报》 (1999年09月19日第2版)


扩展阅读:

1.《人民日报》

2.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步解析与测评》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开放分类:

精神,科技,中国政治,两弹一星

[我来完善]

“两弹一星”相关词条:

更多

东方红一号卫星东风导弹运-10运输机长征系列火箭

“两弹一星”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researched and launch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3566

第三篇: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1999 年 9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
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钱学森(1911年 12月 11日— 2009年 10月 31日 11时),中国著名物 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 1959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 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 ,“导弹之王” , 2007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 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1938 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 箭研究。

2009 年 10 月 31 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 98 岁。
郭永怀(Yung-huai Kuo , 1909年 4月4日-1968年 12月 5日)中国空
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年 4月 4 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

1935 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9 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 1941 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 究可压缩流体力学, 1945 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

1946 年起在美国 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之邀, 1956 年 10 月回国后任中国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7 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之一。
陈芳允 (1916 年 4 月 3 日-2000 年 4 月 29 日 ),浙江台州黄岩人, 无线 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 1934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 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

1945 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 视和船用雷达研究。

1948 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 26 基地,国防科 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王大珩 (1915 年 2月 26 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 的主要学术奠基人、 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 光学仪器制造、 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 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 高科技 863 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钱三强 (1913年 10月16日-1992年 6月 28日),原名钱秉穹,原 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1] 。
1937 年留学法国, 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
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
邓稼先 (1924年 6月 25日-1986年 7月 29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 理学家, 核物理学家。

1945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后在北 京大学任教。

1948年 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 1950 年获物理 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 验。

在 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 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
王淦昌 (1907 年 5 月 28 日-1998 年 12 月 10 日),出生于江苏省常 熟县支塘镇枫塘湾,逝于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 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 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 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 设立
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
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彭桓武 (1915 年 10 月 6 日 -2007 年 2 月 28 日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 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1938 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 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在
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 1940 年和 1945 年在爱丁 堡大学获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彭桓武 1982 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并在 1999 年被授予“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出的贡献,第 48798 号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命名为“ Penghuanwu”。
程开甲 (1918 年 8 月 3 日-),江苏省吴江市人, 核武器技术专家, 中 国科学院院士。
1941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1946 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为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 玻恩的研究生。

1948 年获博士学位。

之后任英 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回国。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 开拓者之一、 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周光召 (1929 年 5 月 15 日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 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
1960 年代初 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
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 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 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吴自良 (1917 年 12 月 25 日-2008 年 5 月 24 日),生于中国浙江金华浦江 县,材料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9 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 (今天津大学 )航空 工程系,
陈能宽 (1923 年 -),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的博士学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物理冶金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矿冶工程系, 1950 1950年 6月至 1955年6月,在 1960 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
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 特
核武器的发展研制,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 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1948 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 (今卡内基·梅隆大学 )理学博士学位。

1950 年底回国后,曾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 所 (后为上海冶金所 )副所长等职。

由于对分离铀 235 同位素的突出贡献, 1999 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 (1924 年 12月 25 日-),湖北武汉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第八、九届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届中央委员。
1941 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大学 )物理系, 1942 年夏转入西南联合
大学物理系, 1945 年毕业。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 1950 年春回国。

1957 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 与邓稼先等负责并领导中
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
于敏 (1926 年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获得者。
194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1951 年起在中国科
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 指导下开始了核理论研究工作。

1960 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 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和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钱骥 (1917 年 -1983 年 8 月 28 日),江苏省金坛县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
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 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 责人,与赵九章等同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65 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并负责组建卫星
总体设计机构,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其后为回 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1999 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姚桐斌 (1922年 9月 3日-1968年6月 8日),江苏省无锡县人,导弹和航 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 者、领导者。
姚桐斌 1945 年 7 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 )冶金系。

195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

1957年 9月回国后到钱学森所主持的国 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参与创建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后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下
属单位 )并任所长。文革时期遇害, 1968 年 6 月 8 日被打死,去世时年仅 45 岁。由于他对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9 年被中 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赵九章 (1907 年 10 月 15 日-1968 年 10 月 26 日 ),浙江吴兴县人。中国地 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气象科学从定性描叙走向数值预报的先驱,把数 学、物理引入中国气象学的第一人。

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 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8 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4 年经竺
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
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 651”卫星设计院院长。

1958 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地球物理系主任。
黄纬禄 (1916 年 12 月 18 日-) ,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 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7 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

曾参与研制多级的中远
程导弹和由它改进而成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2006年 10月,与钱学森、 屠守锷、任新民、梁守盘等共 5 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屠守锷 (1917 年 12 月 5 日-),浙江省湖州市人, 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 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

1945 年回国后,
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从 50 年代后期起,曾任国防部五院研 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 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 年 10 月,与钱学森、任新民、黄纬禄、梁守盘等共 5 位专家获“中
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杨嘉墀 (1919年 7月-2006年 6月 11日),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 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 科学院院士。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 控制系统研制,也是国家高技术
863 计划倡导人之一。
1991 年
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顾问、实践系列卫星总设计师。


任新民 (1915 年 12月 5 日-),安徽省宁国县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 家, 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获得者。
曾作为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 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 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2006 年 10 月,与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共
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5 位专家获“中
孙家栋 (1929 年 -),辽宁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为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1958 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回国后到钱学森主持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2003 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王希季 (1921 年 -),祖籍云南大理上末,出生于昆明,白族,卫星和卫 星返回技术专家。

1948 年赴美留学。在弗吉利亚理工学院获航空航天学硕 士学位。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 王希季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 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 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
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为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荐访问:两弹 感悟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两弹一星个人感悟 两弹一星的感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