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12:29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识知音,悟知音】 知音楼 因识而生

发布时间:2019-04-18 06:46:10 浏览数:

  听了百家课堂中张宏老师《伯牙绝弦》一课,感触很深,是呀,“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伯牙为失友人而悲痛绝弦,被世人称作千古佳话。张老师的课设计独特,扎实有效,情意浓浓,让人回味无穷。
  【片段一】预习汇报识知音
  师:现在简单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所得。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有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
  生:通过预习,我学会了两个生字,一个是善哉的“哉”,一个是峨峨兮若泰山的“兮”。
  生:我知道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有《伯牙绝弦》的故事。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题的意思是俞伯牙断绝了琴弦。
  师:那“绝”是——
  生:断绝。
  师:“弦”是——
  生:琴弦。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俞伯牙是个朝廷中人,而钟子期是个乡下樵夫。
  ……
  师:有两个字大家要注意,“谓世”分别是两个词语,“谓”的意思是以为、觉得,“世”是世上。“谓”和“世”中间要停顿一下。
  (生齐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读古文一定要注意停顿,带着学习这句的经验,大家再次把课文好好地读一读。
  【赏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张老师特别注重课前预习,并检查预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预习兴趣,教给了预习的方法,还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使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初识了伯牙与子期这对知音,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填补空白悟知音
  师:一个绝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绝望的伯牙,看到一个对知音念念不忘的、寄予深情的艺人。所以说“破琴绝弦”这一举动,充分表现了伯牙对知音的那种深厚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这个故事才得以千年传诵。我们再把这句读一读。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读得非常好!大家看黑板,老师板书了课本中几个重点的词,伯牙“善鼓”,子期“善听”,伯牙“所念”,子期“必得”,那伯牙绝弦,假如说子期知道了,他会有何感想?你认为应该填什么词最合适?
  出示:善鼓 善听
  所念 必得
  绝弦 ?
  生:我认为应该填感动,因为琴是伯牙的终生所爱,他可以为了子期而放弃,可见子期在伯牙心目中的地位。
  师:一个感动表明了知音惜知音的情感。
  生:应该填愤怒,因为当时伯牙被别人称为琴仙,也就是弹琴能手,假如子期还活着,就会非常愤怒地说:“你怎么知道你以后再没有知音呢?而且还毁了自己的前途,怎么能因为我,把最心爱的一门手艺给断绝了呢?”
  师:我听出来了,一个愤怒背后其实含着的就是对朋友的——
  生:关心。
  师:也有希望和更高、更远的要求,或者是祝福。
  生:我觉得他非常伤心,因为他再也听不到伯牙这种美妙的琴声了,这种琴声是一般人弹不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肯定会欣慰,因为他觉得俞伯牙为了自己能放弃最心爱的弹琴。
  【赏析】张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他巧设空白点:“那伯牙绝弦,假如说子期知道了,他会有何感想?”让学生通过填补激活潜在的知觉,从而辩证地看待失去知音的问题。由此,学生从“破琴绝弦”中悟出深层理解——面对不幸,要坚强,要乐观,同时体会到作为知音的可贵,弦绝了而情未绝。恍然间,竟然感觉张老师成了学生的知音,学生成了张老师的知音。这正是,伯牙绝弦神未绝,知音说与知音听。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盱江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推荐访问:知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