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8日 08:23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浅谈袁枚女性诗作中的性灵思想]袁枚的女性思想

发布时间:2019-01-23 06:31:52 浏览数:

  摘要: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诗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但提出了较为进步的诗歌理论“性灵说”,而且有大量能够体现这一理论的诗歌创作。袁枚诗作中有一类是吟咏女性的,他通过对女性的吟咏来表示自己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强调了“栖息于性灵”的诗歌本质观,借女性世界的“真”来批判男性世界的“伪”。
  关键词:袁枚女性性灵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因居于江宁(今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仓山雯等。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慈溪。袁枚自小即聪慧过人,十二岁便举秀才。二十一岁时赴其叔父袁鸿所在的广西省,以一篇《铜鼓赋》受到广西巡抚金�的赏识,遂被举荐应试博学鸿词,可惜报罢。二十三岁时中举,次年入翰林院被选为庶吉士,后学习三年满文。1742年因满文考试不合格而被外放到江南任知县,先后知漂阳、江浦、沐阳、江宁四县。后因被尹继善举荐为高邮牧不果,遂辞官归隐随园。1749年起,他一直隐居在随园,悠游其中近五十年,以诗文自娱,论诗著作有《随园诗话》。袁枚强调诗歌要从本真的性情出发,他的那些表达诗学理论的诗作更是突出了一种“栖息于性灵”的诗歌本质观,只有这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性灵诗”、“诗人之诗”。
  一、写给姐妹、女儿以及许多与女弟子互相唱和的诗作
  袁枚充分肯定女子的才能,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他把女子和男子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女子的才能超过男子。对待女子,袁枚持有一颗尊重和仰慕的心,而这正是为许多清高的文人所不耻的。袁枚提倡女子学诗,《随园诗话》中说:“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圣人以《关雎》、《葛草》、《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他认为从孔子时代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为女子所吟、表达女子心声的诗,所以女子作诗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为鼓励女子作诗从而扫除传统观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袁枚不顾世俗的眼光大量招收女弟子,他既将这些才能出众的女子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还把她们视为自己的知己。
  袁枚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有的表达了对女性品质、才华的高度赞美,如“绝妙金闺咏絮才,一生诗骨是花栽。分明拥髻挥毫际,别有心从天外来。”(《题浣青夫人诗册》),“绝似武夷君下世”(《张素香校书以扇求诗》)等;有的抒写了自己与姐妹、女儿的难以割舍的亲情,如《嫁女词》、《哭三妹五十韵》等;有的表达了与女弟子们的真挚友谊,如“四世交情存白发,千秋衣钵有红妆”(《答碧梧夫人》)等,在《后知己》组诗里有一首是写女弟子金逸的,他曾在《随园诗话》里宣称席佩兰、金纤纤、严蕊珠为闺中三大知己;还有的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与极大的同情,如其《二月十六日苏州信来道孀女病危,余买舟往视,至丹阳闻讣》云:“哭婿才揩眼未干,又教哭女泪阑干……独活草生原命薄,未亡人去转心安。只怜白发无儿叟,再丧文姬影更单。”让人读来不禁落泪神伤,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关爱,其三妹、女儿的悲惨命运都让他沉痛不已,三妹婚姻的不幸遭遇,让他不禁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如其在《祭妹文》里云:“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但他最终也不能帮助她们反抗这些,他妹妹、女儿都是包办的婚姻,他绝大多数女弟子也都是嫁非其偶,他所做的也就只有掬一把伤心的泪水,但这些却激发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进一步怀疑。
  二、描写妓女的诗作
  在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无论是在家族里还是在社会上都是极其低下的,女子常常是男子鄙视的对象,而袁枚却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妇女甚至是地位低贱的妓女。袁枚反对鄙视妓女的世俗观念,反对女子缠小脚,批评男人不正常的审美心理,为妇女的利益大声呐喊。他曾刻了一枚私印,印上刻的是六朝时一位名妓――苏小小的名字,并且因自己与她是钱塘老乡而高兴。这遭到了一位来访尚书的鄙视和指责,但是袁枚并不以之为耻,反而说了这样一段话讥笑尚书:“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苏小,不复知有公也。”现今没有人不知道苏小小的,但几乎没有人听说过那位尚书的名字。这不仅表明袁枚对妓女一视同仁的态度,更充分表现出袁枚的思想观念超前于一般人。
  袁枚在其《随园诗话》、《小仓山房尺牍》等著作中虽然经常提及妓女,且颇多谐谑之词,但在诗中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了历史,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三位历史上的名妓,即董小宛、柳如是、张忆娘。这类诗都是题画诗,根据这三位女性的画像所写,在这些诗作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的淫邪之态。
  袁枚为《张忆娘簪花图》共题了五首诗。下面就以题这些诗之前的序为例作以赏析。序云:
  康熙初,苏州倡张忆娘色艺冠时,好事者蒋绣谷为写《簪花图》,一时名宿尤西堂、汪退谷、惠红豆诸公题��裙褶几满。亡何,图被盗;迹之,在扬州巨贾家。绣谷子盘义猗以他画赎还。余至苏州,事隔五十馀年,开卷如生,惜无留墨处矣。为五绝句署之纸尾。
  从序中可以看到画中人张忆娘生活的时间和地点,“色艺冠时”则指出了张氏的美貌与过人的才能。蒋绣谷娶了这位名妓,并请画家杨晋作了一幅张忆娘的《簪花图》,之后请当时的许多名流前来题咏。而以名宿尤西堂、汪退谷、惠红豆等为代表的名士们的题咏形成了第一波盛况。后来,在此图遗失了近五十年后,蒋绣谷的儿子再用其它的画作赎归,再次形成了第二次题咏的高潮,袁枚正是在这个时候题下了这五首诗。其一开始“百首诗题张忆娘,古人比我更清狂”就点出了此图题咏的盛况,也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凡的自信;“古人比我更清狂”在《张忆娘簪花图卷题咏》里作“古人如我最清狂”,则更能显示诗人的自信。“青衫红袖都零落,但见真珠字数行”则抒发了一种对时间的感慨,美人、名流都已逝去,只见密密麻麻的题诗。“五十年前旧舞衣,丹青留住彩云飞。开图且自簪花笑,不管人间万事非。”五十年了,世事变幻,玉人也早已殒去,但张忆娘身着旧舞衣,簪花而笑的形象却成了永恒的画面。“国初诸老钟情甚,袖角裙边半姓名”则再次让人领略到了那波题咏的高潮。“诸老”都争着把姓名署在“袖角裙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价值的彰显,这里的感情不是戏弄,而是实实在在的爱慕以及没有追求到的失落。“身后扬州又往还,芳魂应唱《念家山》”说的就是序言所讲的画像失而复得之事。接下来,袁枚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而带来的感伤情调。“当日开元全盛时,三千宫女教坊司。繁华逝水春无恨,只恨迟生杜牧之。”他把自己比作杜牧,恨自己迟生,无缘得见张忆娘一面,对此深感遗憾。
  从其诗可以看出,袁枚诗歌中描写的妓女多是历史上的名妓,主要描写了这些女性非凡的美貌,表达了自己的爱慕及无缘得见的遗憾之情,刻画了她们出众的才性及美好的品质。袁诗里有着鲜明的两性文化观念,他是用女性的视角来对虚伪的男性进行批判。
  在清代中叶诗坛纷呈多元的流派中,袁枚主张性灵、自主一格的诗歌,他的品格独具魅力,有着不与常人苟同的思想观念以及不主故常的思维方式。袁枚的女性诗作表达了他对女性极大的同情、关爱,也正是通过这些描绘女性的诗作来表示他对个性、真情的追求和强调,其不愧为清诗解放的先驱。
  
  参考文献:
  [1]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周舸岷.袁枚诗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4]袁枚著,王英志校点.小仓山房诗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张更祯甘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730070)

推荐访问:性灵 诗作 浅谈 思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