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8:34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略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及其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19-06-03 06:50:50 浏览数:

  【摘要】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问题关注甚多,其中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究竟是否存在。文章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何以实现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证,说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青年观 中国化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和青年的地位作用,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和研究青年,形成各式各样的青年观。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原理与中国青年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否存在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是否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认识和实践中是否实际存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不存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则为不可能;实际中存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则为可能。事实证明,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成果体现为毛泽东的青年观。毛泽东青年观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最为集中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在《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和《在延安“一二·九”纪念大会上的讲演词》等文献中。在这些著作中,他阐述了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国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全面论述了青年的特点、青年教育以及青年的未来及发展等。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我国青年留学生、实习生的谈话中,提出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论断。毛泽东青年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思想,承认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重视青年的全面发展。毛泽东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对待青年的正确态度,既要充分信任又要严格要求;二是青年运动是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共青团的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成果体现为邓小平的青年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修复“十年文革”给青年带来的伤害,对其给青年研究、工作造成严重破坏进行拨乱反正的同时,邓小平对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观的内容。一是提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他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二是要注重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针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党和国家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邓小平站在历史角度反复强调“老干部要把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第一位的庄严的职责”。②三是提出青年要以“四有”青年为目标。1980年5月,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成果想体现为江泽民的青年观。江泽民关于青年的成长、教育、培养,使用的大量谈话和独到论述体现了其独特的青年观。一对青年的价值和现实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90年,江泽民在纪念“五四”青年节报告会上发表的《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青年知识分子总体上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真诚愿望,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二是重视青年教育,提出了青年教育的原因、内容、途径。江泽民认为“青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③。他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提出青年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风尚教育、法纪教育。这是对邓小平“四有”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三是重视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青年人才。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同时,他还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为胡锦涛的青年观。胡锦涛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针对我国青年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及表现出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的青年价值观、青年发展观、青年人才观、青年教育观等。胡锦涛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胡锦涛的青年观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报告和论述中。尤其是2011年,他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④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何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现代工业实践的产物,它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制度基础看,能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提供营养丰富土壤的应当是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背景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出自西方文化,因此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应受西方文化的普照,但为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却在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社会主义中国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其原因有: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要求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保持了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品质。首先,党的领导人带头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邓小平反复强调全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搞学习,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其次,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原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青年实际问题。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联系中国青年实际,结合中国青年特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解决了中国青年最关心、最紧要的现实问题。最后,党坚持总结实践经验,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创新和发展。党的领导集体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的任务和特点,总结青年工作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化”的问题,而“化”的关键在于从事“化”的主体,即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主体。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主体要解决:一是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风格、特色和气派;二是要将运用中的实践经验,不断地总结和凝练,以提炼出新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共产党是能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样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所以中国共产党自然地成为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主体。在中国本土生长的中国共产党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特点,更容易从中国具体的实际中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和青年问题的实质。
  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之所以能够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得以创新发展,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种方法。调查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根本方法。毛泽东曾经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过程中,运用调查研究弄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根本观点,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国青年以及青年工作的具体实际并借以了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青年实际的匹配性和对称性问题。矛盾分析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矛盾运动的过程。它具体呈现为“个别—一般—个别”这样的逻辑曲线。第一个“个别”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个别实践;“一般”即在对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个别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般的理论;第二个“个别”是对第一个“个别”的深化,它指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个别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0页。
  ③《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63页。
  ④《胡锦涛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推荐访问:略论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青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