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22:2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诗词歌赋 >

【浅谈《野草》中《求乞者》一文】野草求乞者赏析

发布时间:2019-06-03 07:04:27 浏览数:

  【摘要】  《野草》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但对于初学者是较难理解的。它是鲁迅先生最好的作品之一,不论结构还是内容都是无可挑剔,《求乞者》就是其中的一篇,《求乞者》中的求乞者折射出了中国人的人格和尊严所遭受的践踏,呼唤所有中国人为了自己的人格乃至于国格而努力抬头做人,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关键词】
  野草 人格 尊严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中所展现的,首先是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生死存亡而表现出的强烈忧患意识。鲁迅先生是同时代最痛苦的灵魂,他“所挟持者远,所属望者”。所以《野草》中所表现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内心的苦闷。其次,《野草》中所表现的是执著的求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先生是最倔强,最彻底的求索者,是毫不停步的“过客”,他以战士的勇敢,奋然前行。
  《野草》是一部追问人类生存意义的力作,是鲁迅生存哲学思想的具体表达,它包容了鲁迅先生整个生命的思想探索,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生命存在意识的彻底剖白。而这一切都是源于鲁迅先生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关注,源于他那伟大的灵魂对生命和对人生哲学的深切体验。
  《求乞者》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刚一读《乞求者》,给我们第一个感觉就是这篇作品充满了灰土感。整篇不足500字,就一共用了8个“灰土”。“灰土弥漫整个空间,堵塞你的心,甚至要渗透到你的灵魂。”这象征了生命的单调和窒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分为两大部分,而标志就是“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和“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这里有着一个共同的意象,“墙”。这在灰土之外的墙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隔膜,而表现这种隔膜的就是诗中出现了三次的“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求乞者》开头是这样写的,“顺着剥落的墙走路”,这与《过客》开头的戏剧场景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都是有一种废墟感和颓败感在其中。鲁迅在写此文的时候,自己在北京,因而这就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分析——从现实主义上来讲,“剥落的高墙”是清王朝崩溃之后的帝国,一幅反映时代景象衰败的画面;从象征意义上来说,这种废墟是有双重意义的:一方面,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已经开始解体,会让人产生一种迷世之惑,另一方面还有依附于农业社会的及其政治专制结构基础上的伦理文化价值意义体系,这一切都在现代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强烈冲击下渐渐崩溃而后随之解体,从而“剥落的高墙”也预示着一种文化精神价值的衰败。在鲁迅出生和成长的青年时代,传统社会已是大厦将倾了,但是还没有最后的倒塌,所以还仅仅是“剥落”。“我”行走于这种废墟之上怎么能不心情灰暗呢?
  “灰土”是自此开始出现的,在本文中,共计出现了八次,这种表达并不是重复的,啰嗦的。其目的是在于表达作者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之强烈的内心体验,这是一种浓生的压抑感。这种灰暗体验深入人心,并且在一次次的“灰土”的重复中,这种体验的表达得到了反复的加强。“四面都是灰土”,灰土好像铺天盖地似的弥漫而来,将我包围了一般,让我感到窒息。在这种灰暗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看不到一点人生的光亮与生活的希望。
  一个孩子“哀呼”着向我来求乞,“我”却厌倦他,这种对并不悲戚但是追着哀呼的求乞者,“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感受,让我们都有了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怪的思维定势。鲁迅先生则把这种厌恶腻烦的情绪感觉以及厌烦的理由都很真切地把握住了,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让人们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敏锐思维。孩子“也穿着夹衣”似乎是在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贫穷的,而假装一无所有的来求乞,“也不见得悲戚”,但“哀呼”“磕头”之时并不是悲戚,只是哀呼,可见他的虚假,见人就“磕头”,可见他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尊严,或者说是丢弃了自己的尊严,身为乞丐而不自觉悲戚,可见孩子们对他们自己的奴隶处境,缺乏痛感和自觉。鲁迅先生对那种虚伪做戏,是非常烦感的,他曾经在《马上支日记》中将这种无持操无真诚的虚假的人格批评为“做戏的虚无觉”,并曾在《文化偏至论》中说道:“迷信可存,伪士当去”。这种厌恶一方面是因为个人气质的因素——鲁迅先生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本能地就厌恶那些虚伪做戏的人;另一方面也跟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有关系,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缺乏“爱与诚”,与之相反的是敌意的冷漠和虚假的做戏,这导致中国人之间的隔膜,是缺乏爱与温暖的主要原因。这一切都加强了这个世界的地狱感,而如果求乞者对自身丧失尊严的奴隶处境,缺乏痛感和自觉的话,必然就不可能起来抗争了,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奴役与被奴役、压迫与被压迫的状况就不可能会得到改变。所以鲁迅先生认为做人的尊严是不可能靠求乞,靠别人的施舍得来——这种憎恶即是典型的“怒其不争”。
  注意,这里向别人求乞的,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孩子的事,孩子就这算般地绝望也不会仅仅只有现在,还有未来。早年鲁迅因为已经绝望于成年人,所以把孩子们看成是中国神州将来的希望,而如今,这种对孩子们的绝望,在《颓败线的颤动》一文中,小孩子拿着干芦叶喊杀时的情节里也是有所展现,可见一斑的。
  在本文我们读出了,在清王朝崩溃之后中国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有一些人本来是健康而又能够自食其力的,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都变得懒惰,而去接受“嗟来之食”,鲁迅先生对这种人是既痛恨又反感,这篇文章是为了唤醒所有的中国人,不要一味的堕落,而使国家前途迷茫,应该争取国家的独立,使所有中国人活的有尊严,有人格,从而最后实现有国格的理想。

推荐访问:求乞 野草 浅谈 一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