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8:30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从“海峡两岸”节目嘉宾访谈看海峡两岸话语的差异]北方南方温度差异话语

发布时间:2019-01-20 06:16:16 浏览数:

   研究海峡两岸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总结其规律,不但是语言学方面的课题,也可以更好地对了解两岸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两岸曾经的隔绝、甚至对立造成汉语言发展的差异,但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之间经贸、文化及人员全方位的交流交往,呈现在语言上差异将得到更多的关注,语言也会在两岸相互交流和碰撞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海峡两岸”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栏目,节目宗旨是“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节目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是“热点扫描”,主要报道当日和近期台湾岛内的热点新闻;第二个是“热点透视”,当日或近期涉台热点深度报道及两岸专家对此事的评论,并对两岸各个层面的交流交往进行跟踪报道。“海峡两岸”节目日播出制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动态而鲜活的语言素材;节目中嘉宾的组成包括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教授、时事评论员或其他有影响力的公职人员,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权威性(本文中选取谈话节目均来自http://news.cntv.cn/special/hxla/hxlasy/index.shtml网页)。由于地缘差异、政治文化和社会变迁,节目中所邀请的嘉宾在词汇的选择、语体、表达习惯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较普通话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部分体现了两岸同文同宗的史实,部分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也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体现了台湾的社会政治文化现状。总结这些差异和特点,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嘉宾们所表达的内容,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岸的政治文化变迁和社情民意;还可以为两岸访谈节目嘉宾的语言使用提供借鉴。
   一、 词汇方面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社会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会在词汇中留下痕迹,或者是直接由词汇反映出来。海峡两岸由于政治和地缘关系,隔绝了六十年,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的差异,必然造成,反过来也体现在词汇的差异上。据苏金智统计,两岸有差异的词语约在5000个左右,占汉语词汇总库的10%不到。不过,侯精一认为,由于有差异的词语多为较常用的,使用频率较高,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两岸有差异词语实际影响所及可能要超过10%。(刁晏斌:《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2000,21页)尽管这些差异不会动摇汉语的共性,但对交流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其未来走向也值得关注。
   台湾嘉宾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新词汇
   词汇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和呈现。在“国语”中的一些新词汇、新称谓表达了台湾地区独特的事物或现象。如台湾地区内常见的“绿营”、“蓝营”、“弊案”,就是其政治生活在词汇上的反映。这些词汇在台湾地区内有所指,但大陆没有对等指代物,或是涵义有差异。这样的词汇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背景信息。
   2.相同的词汇,但是词义、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李鸿源(台湾大学教授,“海峡两岸”节目“台湾高度关注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4日):说到日本核电厂,很多重要设施都在海边,应做出一个非常早因应。……灾情一直在扩大,开始第一个检讨,万一核废料飘到台湾来我们要如何因应,……我们也开始检讨,那假如这个灾害发生在台湾,我们会怎么样?……现行科学研究有哪些需要再补强,所以我想这一次日本这个灾难,给我们台湾带来非常大警讯,当局也非常积极在因应这件事情。”
   类似的表达还有,王鸿薇(台北市议员,“海峡两岸”节目“风波不断的台北花博闭幕”,2011年4月29日):“他当时还透过一些网络去放送,可是说实在的,苏贞昌过去之后,其实并没有对花博有些什么一个具体性的建议跟检讨改进。”
   以上的“检讨”的意义更接近普通话中的“反思”,尽管按照辞海的解释,“检讨”有检查核对、总结研讨的含义,但是普通话中常见的“检讨”的含义是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
   有些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江钦民(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海峡两岸”节目“蔡英文拿核议题说事”,2011年3月28日)“她说台湾现在有四个核能发电厂,核一、核二、核三要如期除役,其实都是政治的算计在内……”。“算计”一词在普通话中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而此处并没有明显的贬义。再如“不肖”一词的用法,在普通话中,一般搭配“不肖子孙”,指的是“不似,特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而台湾的“不肖法官”的说法,也符合汉语的意思,指的是“不贤”,出自《礼记・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而后一种的用法在普通话中不是很常见。
   3.所指上一致,但词汇不同
   黄柏霖先生(高雄市议员,“海峡两岸”节目“高雄民意促陈菊与大陆交往”,2011年4月15日):“我想高雄在过去三四年前…我们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我们的总人口就不能成长。譬如说在十年来,高雄的实质人口是没有成长的,为什么?因为就业机会没有增加,所以这几年我们致力于提升城市的转型,如何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能够去做转型,同时让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再加值等等。”
   这里的“人口成长”和“再加值”和普通话中的“人口增长”、“增值”等所指一致。但这些差异大体上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4.词的语法功能差异
   王鸿薇(台北市议员,“海峡两岸”节目“风波不断的台北花博闭幕”,2011年4月29日):“其实台北市不管是在花博的开幕、闭幕,其实都有邀请蔡英文。”
   在以上表达中,“有”实际上起到了表示完成的语法功能,相当于“曾经”,“已经”。普通话中会在疑问句中使用。比如,“你有没有受到邀请?”回答:“我受到邀请了”。而不是“我有受到邀请。”但后一种说法在台湾的嘉宾表达中常常出现。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名词和动词互用的现象,名词当作形容词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了词的语法功能的差异。
   二、语体的差异
   1.口语和书面语界限不分明
   尽管话语的采集是嘉宾节目中所使用的口语,但较之大陆的新闻评论员而言,台湾嘉宾所使用的语言口语化倾向较明显。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在有效沟通的过程中,不是书面语的效果一定优于口头语;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不一定在表达上越书面化,口语的表现力和亲和力往往效果更好,给受众的印象越深。如:台湾的嘉宾使用“跟”来取代“和”,使用“很稀罕”、“不晓的”这些口语化的词汇较多。也使用较为形象的词汇比如“交棒”来借喻政权移交, 在语词的使用上也比较灵活。
   语体的差异可以通过谚语和习语的使用来体现。谚语和习语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海峡两岸由于地缘差异,更由于普通话在内地的推广使用,使得台湾地区所使用的谚语、习语和成语在内地的公开媒介上鲜有使用。事实上,台湾地区在语言上和内地的粤闽地区、漳台地区联系紧密,但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因此在全国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并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2003)从法律层面上规定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文字地位。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国家层面推进了汉语的简化字、异体字、生僻字等语言改革,这些和政治上当时处于对立和隔绝的台湾地区造成越来越大的差异。
   台湾地区的语言受到很多方言,比如客家话、闽南话等的影响较大。台湾省内的闽南话是明末清初之后从漳、泉二州几度集体移民和长时间的迁徙带过去的,台湾本来也只是福建的一个下属行政区划(厅)。台湾的闽南话正是闽南话中的泉州腔和漳州腔的混合,俗称“漳泉滥”。有些表达和普通话的差异还是较大。再如,游梓翔先生在“海峡两岸”节目“五都市长拼民气”日中说,“苏贞昌就说了,他说郝龙斌你自己有问题,你还说人家是唱衰你。那么蔡英文也附和这些民进党的民意代表说,你不能放任浪费公堂,郝龙斌你要说清楚。”
   其中的“唱衰”的“唱”是“宣传”,“衰”是“不好”。在北京晚报2011年10月24日关于乔布斯的报道中,小标题也是“唱衰奥巴马‘只当一任总统’”。唱衰大致就是宣扬某人的不好,预言某人不好的前景。可见,闽南方言也正在北上。而“放任浪费公堂”这个说法对于普通的大陆的读者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
   在台湾嘉宾的话语中,来自古汉语的成语、对古诗文、古代文学名篇的引用可谓俯拾皆是。如:江钦民(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海峡两岸”节目“五都市长拼民气”,2011年4月11日):“ 浪费了大钱让大家觉得这根本就是匪夷所思,可是我们看到对苏贞昌来说,他既然有意跟蔡英文竞逐大位,他也知道说过去停建核四所造成的政治灾难不可以道理计,所以他提出说核四停建不能说停就停,她提出的不是条件说,也不是时间说。所以可见其实蔡英文只是用时间换取空间,把时间拉得很远很远,用天边彩虹来骗你脚边的玫瑰。这个议题蔡英文并没有得分。如果是得分的话她一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一定是这样子。”
   在江教授的这一段评论中,有成语、古汉语句式、古诗词的援引,也有非常优美的现代语词,突显出汉语言的无穷魅力。
   三、外来语(特别是英语)的影响不同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悠久且没有中断的文化,使得汉语言至先秦以来,大致是统一的。历史上,汉语受到两次大的外来语冲击,一次是佛学东进,一个是西学东进。但全球化时代(亦后现代)中的外来语对汉语产生了新的冲击。历史上,台湾地区所遭受的殖民统治,使得外来语的影响较明显。台湾在日据时期,日本曾强制推行日语,实行皇民化教育,因此台湾社会中仍然残留一些日语的影响。
   外来语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接触、影响相关。两岸由于地缘差异,更因1949年以来政治体制差异,从而造成两岸对外文化交流政策的差异,外来语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外语的影响,可能跟接触外语的频率有关。有些受到外语教育的人,可能在语言中自然不自然地交杂外语,这有的时候是表达的需要,特别是在没有合适的汉语词汇的时候,会自然选择外语来代替。
   以英语为例,在台湾嘉宾的话语中,很多英文词汇直接嵌入到话语中。如唐湘龙(台湾时事评论员,“海峡两岸”节目“台南农民催赖清德到大陆卖水果”,2011年5月3日):“眼前以他(赖清德)的level讲,他不需要谈太高调,以免不小心枪打伸头鸟,自己反而成为了民进党劈中的箭靶,他不需要这样子做,” 这里level直接采用的英文,意思是“层级,级别”。
   尽管在普通话中,也会使用大量的外来语词,但有关部门及学者从保持汉语纯洁度上出发,认为汉语中大量嵌入外语及外语缩写词这种现象,会危害民族语言发展。不赞成外来语词的直接嵌入,更多地提倡以意译方式将英语词汇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体系中。但是,在各种公开出版物中,不经翻译、直接将外来语嵌入汉语词汇中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out(落伍,不时尚)几乎取代了其汉语的涵义,成为了一时的流行语;ID来代替“身份证(号码)”。但这种做法并不受到推崇,比如CCTV一度代替“中国中央电视台”,却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内地的话语体系,我们的语言中外来语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如“零容忍”(zero-tolerance)、零和效益(zero-sum effect)、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样的词汇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政策层面。而一些较抽象的舶来词,比如“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关注。这些也凸显出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郝德森认为,没有一个语言是没有内部差异的,语言的共性研究和差异的研究应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事实上,尽管两岸三地同宗同文,但是独特的历史遭遇、地缘差异、以及政治上长时间的隔绝,使得汉语言在两岸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研究海峡两岸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总结其规律,不但是语言学方面的课题,也可以更好地对了解两岸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两岸曾经的隔绝、甚至对立造成汉语言发展的差异,但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之间经贸、文化及人员全方位的交流交往,呈现在语言上差异将得到更多的关注,语言也会在两岸相互交流和碰撞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作为涉台节目的嘉宾,其所使用的话语真实再现了台湾社会的社情民意,同时,台湾嘉宾所特有的语言把控力、语言使用的特点也值得内地同行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为2009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两岸三地文化差异及融合研究―基于译文差异的对比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sm200910038006。)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推荐访问:海峡两岸 两岸 嘉宾 看海

相关文章:

Top